我校是地处厦门集美区杏林台商投资区的一所规模较大的城镇小学,是集美区的窗口学校。学校现有曾营、宁宝两个校区,47个教学班,2160多名学生。生员大部分来自杏林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区政府机关的子女,以及部分外企子女和周边地区的农家子弟。由于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家庭是孩子最大的影响源,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着相辅相承和相互制约的作用。因而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导向和帮助;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新课题。为此,几年来,我校一直把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议事日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做实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使家长学校越办越富有生命力,受到家长的欢迎,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先后荣获了市“先进家长学校”市首届“双合格”优秀家长学校的称号。家长学校工作经验多次在有关大会上作汇报发言。
一、完善家长学校组织,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构建德育工作新思路。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在努力创建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的同时,构建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不断的完善家长学校组织,全面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由于我校规模大、人数多,又无大型礼堂,如果要召集全校家长开会或家教活动是很难办到的,因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特设家长学校总校和六个分校,由副书记负责总校工作,由年段长担任分校校长,负责分校工作。我们之所以在年段中设立分校,是因为同一年段学生年龄相近,学习内容相同,加之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工作也是以年段为单位进行。这些共同点有利于家长掌握子女的普遍规律,便于开展家庭辅导,及时解决年段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另外,各年段在召开家长会期间,年段借用这个机会向全体家长汇报近期所取得的各项成绩,举办年段作文、手抄报、绘画、书法等展览,让前来开会的家长,既来参加会议,又来参观孩子在校所取得的成果展示。增强与家长联系的沟通渠道,在年段中设立家长分校还有利于老师和家长间的密切联系,缩短老师与家长间的矛盾隔阂。形成了家校教育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了思想品德教育在正确的轨道上运作。
由于家校配合密切,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学生中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近年来,我校接到来自社会各界表扬信十几封,有表扬拾到数千元交还失主的拾金不昧精神;有表扬连续36年寄线资助连城县失学儿童的助人为乐精神;有表扬勇追小偷,为失主找回自行车的见义勇为精神;有表扬自觉维护杏东路环境卫生,敬老助残良好社会公德的精神等。几十位学生获省、市优秀三好学生干部称号,其中有10位同学荣获省“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生”称号,4位同学获省“四星雏鹰”奖章。此外,学生中热爱科学、勤奋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也蔚然成风,仅近两个学年参加全国、省、市各项活动竞赛取得好名次就有100多人次。
二、举办家教讲座研讨,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不断提高科学育儿水平。
家庭教育是依靠家长去教育孩子,而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素质、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所以家长们的教育观念的更新,自身素质的增强,科学育儿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由于我校家长来自不同阶层,为了与不同层次的家长取得教育孩子的共识,我校定期有针对性地邀请市、区有关家教专家来校授课,举办讲座,向广大爱长讲授《如何培养低年段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家庭教育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关于小学家庭教育的若干问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等,以此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了使更多的幼儿家长掌握入学前的衔接工作,我校每年都派出由分管家教的校长参加辖区幼儿园大班家长会,向幼儿家长授课,指导幼儿家长提前做好幼儿衔接家教工作,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缩短幼小间的距离,使学龄儿童入学过渡顺利。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教师和家长进行家长家教课题研讨。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各类特殊儿童的教育”、“家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独生子女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父母素质与家庭教育”、“个体户如何处理‘票子’和‘教子’的关系”等7个重点课题的研讨。通过举办主讲座、家教研讨,使不少持简单教育方法的家长得到转变,家庭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组织家长撰写的多篇家教论文在省、市、区相关报刊发表和入编《家庭教育论文集》。
三、密切家校联系,沟通交流感情,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校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从这一教育哲理中,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儿童的发展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的影响。“三者”合力教育,将能环环相扣,形成一种密切的教育链,有效地组织教育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学校及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责任,明确教师与家长之间是共同完成培养教育学生的合作伙伴、同志、朋友关系,班主任是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做好家访工作,召开家长会是职业责任。几年来,我们多次举办学校、年段、班级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养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方面对孩子的影响。例如:2004-2005学年学校把“创精品工程,塑形象工程”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抓好学生“四个一”常规教育和培养,即写一手漂亮工整的规范字;有一副能言善道的好口才;是一个懂事大方的好孩子;做一个善于提问的小好奇。在此基础上,2005-2006学年,学校又号召学生做到“三个一”即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这些办学的理念都是通过家校联系的有效途径得到家长的支持,2003年的“五小”活动获市优秀组织奖,2004年获全国优秀组织奖,2005年全国二等奖。又如,家校配合,通过“学生带法回家”活动,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带回家,与家长共学,几年来持之以恒,收到良好的效果。去年4月我校被市教育局和司法局确定为“厦门市首批主课堂渗透法制教育示范校”。
为了密切加强家校联系,我们为学生设置了《家校联系手册》,将每个学生家校表现点点滴滴记录在案,老师、家长签署意见和签名,逢周一至周五由老师记录在校情况,双休日在家情况由家长签署意见,家长、老师交替审阅《手册》,对学生(孩子)表现一目了然,并能有效抑制部门学生撒谎等不良行为。同时,《手册》像一架无形桥梁把家长和学校老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消除老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与隔阂,沟通交流了感情,鞭策学生向成功之路迈进。
四、发挥家长学校优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优势,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做到教学活动、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都有家长的参与、支持。通过总校和各家长分校的共同努力,我们先后与杏林污水生理厂、园林公司、杏林交警大队、高炮部队、厦门卫星测控站等单位建立起共建单位。定期派出具有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交警、部队官兵来校对学生授课,进行环保意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并组织学生外出参与社会实践,指导撰写环保小论文,参与“农友杯”少儿种花比赛,美化校园,举行小交警夏令营等活动。通过家长的参与支持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意志得到了磨练,能力得到了提高。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每年“六一”我们都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邀请家长们参加,共同参与我们的活动。家长们通过参观我校少儿书画展览,对学校在美育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大加赞赏,在每次开展重大活动中,都是以家长学校名义向家长发公开信。本学期针对师德行风评议活动,我们又向家长发出了“给家长的一封信”,欢迎广大家长帮助学校搞好学校各项工作,热忱欢迎家长对学校的办学情况、收费情况、师德教风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并设立了意见箱和举报电话,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使每一个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几年来,由于我们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密切家校联系,发挥家长学校优势,使我校各方面工作都开展得较为顺利,在全面推选素质教育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学校荣获十几个省、市综合荣誉,自1993年至今一直保持省级文明学校荣誉称号,2003年荣获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如何办好新形势下的家长学校,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以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为指导,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家校立体教育网络,将家长学校活动有机地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集美区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