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许多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认知问题上只重视身体与生理因素,却不知道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或者只注重智商的发展而忽视了情商的培养。其实良好的心态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中,甚至比健康身体显得更重要。特别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没有良好的心态是很难应对的。
孩子积极乐观的情趣,能够促进其智力与品德的发展。我们的家庭教育往往忽视了以培养孩子乐观情趣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因情绪波动而影响求知欲、智力及上进心。因此,作为家长应努力让孩子快乐起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乐趣中增长见识。
一、努力营造和睦愉快的家庭气氛。首先家庭成员应该融洽相处。特别是孩子的父母亲更应以身作则,既要注意言传又要注意身教。曾经有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到:“我非常讨厌我的妈妈,她太重男轻女了。自从弟弟出生后,妈妈总看我不顺眼,整天骂我没出息,骂奶奶惯我……”。其实这个同学学习挺好的,家庭经济也不错,脸上却很难看到笑容,性格孤僻,不善交往。还有一个同学曾经在日记中也写到:“爸爸、妈妈,你们不要整天都说‘钱’。为了‘钱’,你们吵过多少回了?”这个同学成绩也不错,但眼神充满忧郁,作文流露出的更多是郁闷与烦恼,成绩不断走下坡。可见父母在人生观、价值观及评价标准方面,应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做出表率。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身心放松,思想活跃,性格开朗,积极进取。
其次,是父母应保持良好的情绪。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生意不景气,事业不顺利,人际关系不如意。家长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家长如果不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而且把家庭视为释放压力的场所,把孩子视为释放压力的对象。久而久之,孩子一见到家长就如猫见到老鼠,产生畏而远之的心理。记得三年前,家庭的重担与社会舆论双重压在我肩上,事业上我又不服输。于是我在家务与工作中忙得团团转。三岁的女儿吃不上早餐就送幼儿园,下午被丢在办公室,我又上课去。晚上一回家,满腹的苦水往女儿身上浇。如果女儿哭闹我就更烦躁不安。那阵子,女儿见到生人总畏畏缩缩的。幼儿园老师让她上台表演,她更是胆颤心惊。尽管老师家长好说歹说也不管用。后来我阅读了许多家教的文章,我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不管自己再苦再累,也不随便呵斥女儿。后来每天放学后,女儿总会跟我聊幼儿园的事。渐渐地我深深地体会到,不良的情绪不但会影响家庭的和睦,更会严重地扭曲孩子的心理。因此,不管家长所受的压力有多大,蒙受的委屈有多深,千万别把情绪传染给孩子,更不能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脸上才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做个阳光型的孩子。
再次,家长应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她们的玩伴少得可怜,如果家长高高在上,一味地压制孩子,势必让孩子形成自僻症、孤独症。这一点我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在家里,我和她爸爸常扮演老顽童。时而跟女儿玩玩具,时而学猫叫、学狗跳,时而捉迷臧,时而边做饭边扭屁股,时而边唱歌边跳舞。如今女儿不仅在幼儿园能大胆表演,而且每天快乐地上学放学。倘若孩子情绪不佳时,家长更应以朋友的身份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说出真实的想法。通过分析后,家长立即引导孩子排除困扰,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讲故事,说榜样,做游戏等等。家长注意不能训诫,又不能娇宠,随便发表片面之辞。这样不仅能接近家长与孩子间的距离,还能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面对挫折,笑对人生。
二、鼓励孩子广交朋友。家长作为孩子的知心朋友是必须的,但孩子不能永远生活在父母臂膀下,生活在大人的世界里。孩子三岁多时,我发现孩子怕生,不善与人交往,于是我总是让她跟随在我身边,让她与活泼开朗的同事一起玩,我也把情况交待同事。几个女同事总会抽空陪她聊天、逗嘴,甚至带她出去逛逛。如果遇到朋友聚会,我也尽量带她去,她亲眼目睹了朋友间谈笑风生的有趣。她越来越觉得交朋友多么有意思。上中班时,女儿开始学会自己一个人跑到远一点的小朋友家里。后来,我让女儿请小朋友到家里玩,上大班时,放学后,女儿总喜欢自己一个人先回到家里邀一大群朋友在家里唱歌、游戏。现在,几个老朋友见到我女儿总是很惊讶:“你女儿怎么变了一个人?变得那么活泼大方。”的确,家长应从小为孩子创设交往机会,让孩子多请小朋友到家里作客,带孩子探亲访友,扩大接触面,有机会和各种人交往,并体验交往的乐趣。孩子年龄大点,可鼓励她与陌生客人说话,敢于独自去新地方办事,并给予赞许和欣赏。
三、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喧嚣的都市环境,紧张而压抑的生活节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氛围,难免变得机械、冷漠、烦躁。家长可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郊外踏青,到海边奔跑,到田园散步,到广场放风筝。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孩子可以尽情释放他们的纯真与快乐。
四、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当然不是兴趣越多越好,家长更不能施加兴趣。但事实证明孩子的兴趣广泛就不会沉迷于网吧、游戏机。如课余时间打打球、跑跑步、下下棋;假期学游泳、学射击;平时也可以注重培养孩子某方面兴趣,如学画画、学跳舞等。孩子在施展各种兴趣中,能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乐。以前,画画对我女儿来说是弱项,但女儿爱画,看什么图都大胆学着画,今年参加学区幼儿现场绘画比赛还获一等奖。现在她学什么都更加自信。可见家长不仅要让孩子满足吃、穿、用、玩产生的喜悦,同时应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自然而然会养成乐观向上的心态。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因此,帮助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情趣,最好的方法是———家长自己生活的快乐,让孩子懂得快乐并懂得如何去创造和珍惜快乐。(翔安区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