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胡锦涛主席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我们知道,学生在健康成长的进程中,受着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的影响,单凭学校一方面的教育力量,是很难胜任这一历史重任的,学校必须在做好本质工作的同时,积极地同社会、家庭取得全方位的联系,充分做好与社会、家庭的教育合作工作,特别是与家庭的教育合作。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理。在当今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尤其是如此。但或过分溺爱、或过度放任、或过分粗暴、或过分期望等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制约着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最早启蒙地,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布卢姆说:“家庭环境对学生如何学习有巨大影响,它与教师或课程质量同样重要。”家庭教育是现代社会个别教学的最好形式。专家们认为,家庭里所发生的事情比任何智力或成就测验更能预示孩子在学校里所能取得的成就。因此,为孩子营建良好、温馨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
搞好家庭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1、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平常心看孩子
家庭本来是充满亲情的特殊育人环境,现代家庭尤其应该有一种浓郁的民主和谐的气氛。子女不仅属于父母和家庭,更是国家未来的公民和接班人。父母和子女,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孩子应该尊重家长,家长也应该理解孩子,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说话应该用商量的口气,有问题应该用讨论的办法解决。这样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要知道,有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就容易造就出什么特点的孩子。如:暴力产生暴力,挖苦产生自卑,冷酷导致无情,民主带来生机,仁爱产生善良,等等。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促进孩子心理、个性和品德的健康发展,能启迪孩子的智慧,扩大其文化视野,提高其审美情趣,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塑造孩子幸福人生、保证其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成功的家庭教育的必备条件。
2、对待孩子应以表扬、鼓励为主,杜绝训斥、喝责
成人说话做事,尚且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差错。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出现差错更是在所难免。要求孩子不出任何差错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没道理的。不允许孩子出错,会使孩子丧失探索的欲望。“不做无把握的事”,会使孩子不敢于去创新,出错后遭受批评的孩子会变得缩手缩脚。而过分听话、不出差错的孩子往往长大后成为平庸之辈。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孩子出现差错后不去横加指责,而是热情耐心地去疏导,帮助他们分析出错的原因,找出避免出错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探究意识和不怕失败的心理。
3、放手让孩子做他想做又能做的事
热爱孩子,就要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去培养他们,让他们在独立成长中学会自立。孩子天然是不喜欢家长事事越俎代庖、包办代替的,一旦他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总想“自己来”。这种情况下,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做他想做又能做的事,对他经过努力做成的事要给以适当鼓励。要给孩子以行动自由,使其养成独立处事习惯和自主选择能力。学校或班级、社区组织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关键是要使孩子具有张扬个性、展示自己的勇气。这是一个树立自信、张扬个性、发挥特长的时代,一个连参与意识和自信心都没有的人,怎能向别人昭示自己?
4、帮助孩子建立广阔的智力背景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要解放儿童的头脑、手脚,让孩子自由地活动。这对帮助孩子建立广阔的智力背景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现在的孩子课业负担本来就重,有限的课外时间家长又往往给填得过满,限制太死。孩子们不能看电视、不能读课外书、不能去郊游,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做功课,其结果是造成智力背景狭窄,功课也难以学好。要使孩子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必须让孩子有自主支配的时间,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广泛地去接触课本以外的各种知识载体;必须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家庭、学校之外的环境与生活,去亲近大自然,去感受生活氛围,以帮助孩子建立广阔的智力背景。孩子的智力背景越宽厚,其智能发展就越快,课内知识的学习就越轻松,就越有可能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5、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
家长不能事事把自己的是非标准强加于孩子,因为即便自己的是非标准都是对的,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让孩子学会对生活中遇到的事自觉地加以分析,提出看法,形成判断。孩子在分析中可能会走弯路,所有判断也不可能都是对的,家长要给以指导和帮助。孩子能正确判断是非之日,也就是他逐步走向成熟之时。在这个不断努力学习,提高的过程中,让孩子逐渐地成为社区、家庭和学校的主人。学校可以由家长、社区和学生共同管理。学生参与到了学校的所有事务中,校园是开放的,学校和社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老师与家长既是孩子的领路人,同时也可以成为孩子们很好的朋友。
随着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相信,良好的家庭教育将会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把更多的孩子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集美区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