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建设
集美区召开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座谈会
发布时间:2008-07-17

      近日,集美区就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召开座谈会。会议首先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女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庭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积极运用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与会人员就马銮社区未成年人陈惠斌2005年10月7日晚因家庭暴力激情犯罪法院本着人性化以“教育、感化、挽救”为原则,依法减轻处罚判处徒刑两年、缓刑三年、融入社区矫正教育一案进行了座谈。大家一致认为依法从轻判决是符合案件的实际和未成年人特点的,是一例成功的判决,社会效果明显。马銮社区领导杜双亮说:法院依法对陈惠斌因家庭暴力犯罪的人性化判决,既挽救了其本人,也挽救了不幸的家庭。马銮社区妇联主任杜晓玲说:法院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所作的人性化判决,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是正确的,使失足未成年人重树生活的信心。
      陈惠斌回到社区后,社区负责人与妇联、与家庭、与学校、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进行矫正教育,效果明显。现在陈惠斌每天做两份工,上午帮母亲卖水产,看摊位,下午到一家运输公司做工,用勤劳的双手努力改造自己。家里的经济状况慢慢好转,去年6月在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盖起新楼房。
      行政小组长陈建成说:我们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用功用心,不懈努力,做好矫正帮教工作,效果明显。陈惠斌母亲林百玉、伯父周添成“感谢法院给陈惠斌重新做人的机会,挽救了不幸的家庭,他们声泪俱下地一再表示感谢。
      与会各位领导分别讲了话,一致认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全社会都要贴近未成年人,心系未成年人,用功用心,教育培养下一代,要从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注、学习上关照、生活上关爱。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全国未成年人约有3.7亿人,马銮社区未成年人有587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一定要高度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会议给我们的启示有“三”:
      启示之一:健全强有力的社区治安防范教育管理机制,是平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应对新形势下,治安问题的复杂情况,马銮社区的治保、妇联、调解、民政等组织机构健全,心手相连,连成帮教骨干队伍,工作协调配合好,形成工作合力,有为、有序、有效、有力,措施落实到位。帮教队伍也带动发挥了老治保、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老妇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独具特色的治安防范教育管理机制,值得借鉴。
      启示之二: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是社会平安的基石,家庭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是营造健康、文明的环境。发挥家庭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是社会稳定和预防犯罪的重要环节。法治思想从青少年抓起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处理好家庭相互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邻里亲友之间的关系。其次开展家庭法制教育,要求每个家庭成员自觉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观念。其三,开展家庭文化、科技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其四,发展家庭经济,推动家庭奔小康。
     启示之三: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的原则。亦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二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引导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法制规范。四是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集美区妇联)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