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建设
厦门市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成长之二
发布时间:2007-11-07

多项关爱促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厦门市妇联根据我市流动儿童多留守儿童少的特点,立足实际,创立多种关爱模式,为留守流动儿童办实事,促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1、利用重大节日,掀起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高潮。通过在“六一”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引起市委、市政府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高度重视,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做好工作打下基础。每年“六一”节,我会邀请市四套班子领导看望慰问少年儿童。今年,我会特意安排市领导到全市六个区的部分民办学校和偏远农村小学看望慰问流动留守流动儿童,为他们赠送了慰问金,帮助学校解决一些发展中的困难,为扩大招收流动儿童上学创造条件。厦门是一个特别重视中秋传统佳节的城市,自古流传下来的特有的中秋博饼习俗,更加烘托出家人团聚的浓浓亲情。为了排解留守儿童对妈妈的思念,我会在今年中秋节首次举办了爱心妈妈携手留守儿童过中秋活动。爱心妈妈带着留守儿童参观科技馆,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留守儿童共进午餐,与留守儿童一同参加独具厦门特色的中秋博饼,感受中秋民俗文化的魅力。留守儿童在爱心妈妈的细心体贴的照顾,再次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度过了快乐难忘的一天。
      2、通过各种活动,激发社会关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热情。我会已连续举办三届《同一蓝天下——“六一”欢乐广场》活动,每届活动都邀请孤儿、农村贫困儿童及流动儿童参加,今年为了更加突出体现对流动儿童的关爱,我会特别邀请了200名外来女员工到活动现场,她们言谈中流露出对留守在家乡孩子的深切思念,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领导、儿童、民众和媒体记者,许多人含着泪花倾听着母亲的诉说。我会当场举办了以“妈妈的祝福”为主题的活动,为这些外来女员工提供电话亲情卡和专门设计的明信片,要求外来女员工在为孩子提供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要与孩子多沟通,更多地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孩子正确做人。这些活动的开展,感动了社会上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要求加入到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队伍中。
      3、开展安全教育,为留守流动儿童营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空间。安全是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市高度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生命权,在暑假儿童意外伤害多发期,普遍开展了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安全工作,把安全作为其健康成长的首要工作来抓。各级政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坑、洞口等危险地带进行拉网式排查,采取填平、设立安全警示牌等措施,努力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教育系统把安全教育纳入“百名校长进社区、万名教师进家庭” 活动,深入社区、农村、家庭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安全知识。我会与关工委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中开展“关爱生命,远离危险”的主题教育,编印了《预防未成年人意外伤害漫画集》,分发到全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手中。
      4 、坚持正确导向,培养留守流动儿童高尚情操。我会始终坚持用社会主旋律激励儿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我会牵头组织电影公司放映队送百场爱国主义优秀影片到农村、民办学校,为少年儿童免费放映;组织少儿图书馆的图书流动车每月送少年儿童喜爱的优秀图书到农村;组织留守流动儿童参观科技馆、青少年天文气象馆、文化艺术中心、园林植物园等科普基地;组织留守流动儿童参加“我做合格小公民”演讲比赛;参加“五小”标兵评选表彰和百名品学兼优“春蕾女童”评选表彰;举办困难家庭子女和重点工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夏令营,等等。这些符合留守流动儿童特点的活动,切实让他们受益,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成为伴随留守流动儿童成长道路上一份珍贵的精神食粮。
      5、实施真切关怀,让留守流动儿童直接受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是个生活比较困难的群体,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我会想方设法从物质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直接受益。我会将农村留守儿童纳入六一慰问对象,每年六一节给210名农村贫困儿童发慰问金。大力推动“春蕾计划”的实施,每年市区妇联都资助1000余名贫困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为了增强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实力,我市正积极与热心企业联系,筹资设立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专项基金。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