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各大报纸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通过教育周刊求助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普遍反映的问题是:无法走进孩子的心里,不知孩子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在家长身上。可能有些家长借口平时工作太忙,所以和孩子沟通的时间太少;也可能家长觉得孩子说的话太幼稚可笑,经常敷衍了事,导致孩子觉得跟家长说话没劲……总之是家长和孩子平时沟通太少,以致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话变得字字如金,少之又少。那么,为人父母者如何走进子女的心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下面浅谈我在育子过程中的沟通之法。
一、当好听众
孩子每天从一睁开眼到晚上睡觉,这一整天的时间肯定发生了不少事,或许是开心的,也或许是憋气的,可不管是什么,他们总希望有人与他们一起分享。就在这时,您的孩子张口与您讲述时,您就应该当好一名忠实的听众。
我的孩子今年上四年级了,每天就像一只叽叽喳喳的小鸟,特别是放学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他哪来那么多话。“妈妈,今天我们班谁被老师批了,因为他怎么样了。”“今天,我的作业又是优加红旗了,厉害吧!”“我们组的谁太讨厌了,上体育课的时候老是不好好表现,老是害我们组得最后一名,快气死了。”“我们杜老师说了‘我们班的同学就像坐在同一条船上的人,如果大家齐心协力,船就会前进得很快,如果谁在那边捣乱,船速就会变慢,还可能翻船。’我觉得老师的比喻好极了。”……当我儿子在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认真地倾听,有时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与之讨论。因此,儿子有什么事总愿意和我说。就这样,在当听众的过程当中,既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又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与辨别是非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主动聊天
想要了解彼此之间在想些什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聊天;想要获得某些信息,最简单的就是主动;想要融洽一家人的感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主动聊天。融洽父母和子女之间感情的责任在谁?我觉得是父母。除了子女主动找父母倾诉,父母做好听众外,父母也应主动关心子女,主动与子女聊天。聊什么?根据孩子的状况而定。我呢,聊的内容可多了。休息日,我儿子经常会去找小朋友玩,回来后,我总会问他“你和哪些小朋友玩,玩什么,开心吗?”他总会津津乐道,眉飞色舞,让我和他一起享受好心情;偶尔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也能及时开导,让他明白怎样处理,不至于走了弯路。当我看到报纸上讲到的好人好事或侵犯未成年人权利的报道等,我也会和他讨论,让他从中明辨是非。有时我还会和他一起讨论动画片里的情节,和他一起分析人物特点,让他从片中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能受到教育,同时感受到妈妈和他是有共同话题的。也常和他一起聊学习上的收获与困难,让他在学习中有了成绩不骄傲,遇到挫折不气馁……因为我的主动,我的孩子和我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
三、共通日记
随着孩子长大,可能话不再那么多,孩子的心也学会藏起小秘密,藏起大人不爱听的话了。我就发现我儿子三年级暑假时有了小变化,说的话有选择性了,惹人生气的话小声说,甚至闭口不说,和我赌气。怎么了解孩子的心呢?有一天,我和儿子商量:“假期没什么作业,你就每天写篇小日记,妈妈帮你提提意见,这样你也能提高写作水平,怎么样?”儿子说:“如果我写的是我们之间的事,写出了心里话,你会不会骂我?”我说:“日记就是讲究真实,妈妈绝不生气。”
约定完毕,儿子坚持天天写日记。有一天,他在日记中写道:“妈妈,您这段时间总在我面前夸谁、谁、谁怎样怎样好,让我觉得我样样不如人,我好自卑呀!虽然我知道您是为我好,可是我的心里还是很难过。您可不可以别拿我和别人比?”看了儿子的日记,我心中一颤,自己小的时候也很忌讳家长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而现在我却做了这样的家长。于是我在日记中批阅: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篇好日记。妈妈知道错了,向你说声“对不起”。隔天我又和儿子进行一番面谈,当面向儿子道歉。因为我的知错能改,儿子的性格又开朗了起来。
日记让我了解了儿子的内心,也紧系了我们母子的心。在他8月12日生日的第一刻,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对他的祝福,写下了自己真诚的道歉。我把本子打开,摆在他的床头。早晨儿子起床,眼眶红红的。在我的一声“儿子,生日快乐!”出口之时,儿子紧紧地拥抱着我,眼泪夺眶而出,一边啜泣,一边说:“谢谢妈妈。”
身为人母,方知难。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有喜有怒。不管喜多还是怒多,有子女,幸甚。只要我们多用点心,灵活运用“沟通”这把万能钥匙,一定能走进孩子的心扉,喜必定多于怒,一家人定能其乐融融。让我们一起努力,争做合格父母吧。(集美区杏滨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