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建设
湖里区重视推进留守儿童和外二代的活动场所建设
发布时间:2012-06-13

湖里区是厦门特区的发祥地,也是流动儿童的主要聚居地。近年来,湖里区委、区政府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均等服务原则,大力推进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工作。

一是注重投入,加强阵地建设。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未成年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的工作意见》,逐步完善了康乐小学等5爱心网校、金尚社区等12绿色网吧、金山社区等15三位一体示范点以及134个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立了桥梁博物馆、厦门气象台、可口可乐饮料公司等7个科普教育基地,忠仑苗圃等22个青少年校外活动实践基地。此外,各街道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社区少儿图书室、心理咨询室、文艺活动室等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为包括流动儿童在内的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二是注重规范,发挥阵地功能。制订下发了《湖里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实施意见》,对特区纪念馆、厦门气象台等全区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向包括流动儿童在内的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各街道、社区和学校创办的“绿色网吧”、“爱心网校”和少儿图书室、阅览室也全部向辖区所有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各区、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每年都投入一定资金,既保证了各基地的运转,也保证了未成年人受到教育。

三是注重创新,构建教育新网络。创办“社区四点钟学校”。填补了孩子放学家长还在上班所产生的教育和管理空白,实现了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者的无缝对接,深受辖区广大群众的欢迎。加强社区“小精灵”俱乐部建设,目前,正在全区各社区大力推广。

四是注重实践,促进健康成长。各街道、社区、学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讲文明、树新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校外主题实践活动。区妇联积极创建“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组建“爱心妈妈”队伍,为辖区流动儿童提供多种贴心服务。塘边社区分别于2010年、2011年被评为省级、全国级“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积极开展夏令营活动。暑假期间,各社区、各部门纷纷举办了富有特色的夏令营活动,让辖区流动儿童享受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的快乐,得到省、市和区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湖里区妇联)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