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社区是东孚街道最大的安置小区,成立于2011年5月,4000多名居民来自12个征地村。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文化认同感,促进社区融合,社区着力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天竺书院”,使耕读文化深入人心,激发出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开设“家风讲堂” 推进耕读文化深入人心 漫步在通往天竺书院的小路上,“乡愁廊”格外惹眼:水车、斗笠、犁、石磨等特色农耕用具一应俱全。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走进数十年前的闽南农村。走进书院,不少老人带着孩子在“家风家训展示墙”前学习自己姓氏的家风家训。 不久前的一天,天竺书院热闹非凡,一场《东孚家训尚勤廉》的主题课在这里开讲,厦门民俗专家卢志明通过东孚的方言、俗语、经典小故事,讲述了东孚传承已久的勤俭家风,台下50多名居民听得津津有味。 天竺书院还通过开展“学家训,沐家风;立家训,传家风;晒家训,扬家风”活动,开设国学课、闽南话课等做法,不断推进耕读文化深入人心。 促进社区融合 “耕读”给居民生活带来变化 润物细无声。耕读文化的学习给天竺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以前,居民小刘经常喜欢在外吃喝,花钱大手大脚,影响了夫妻感情。参加了书院几次家风家训课堂,小刘很快意识到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好传统不能忘,工作更加努力了,还买了车辆外包给他人运营,小两口日子变得红火起来。这样令人欣喜的变化在天竺社区随处可见。 大灾面前见精神。“去年的那场‘莫兰蒂’台风让大家见证了我们社区居民的强大力量。”天竺社区党总支书记柯希霈说。台风到来之前,社区居民自发成立抢险队,检查车库口等多个易涝点,并挨家挨户提醒邻里注意防范台风危险。台风过境后,社区居民更是自发投入到救灾重建中。 “每次看到社区群众,特别是年轻人,从耕读文化教育中受到洗礼,激发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我心中总是充满感动。”柯希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