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沧街道通过加强村居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三会一课”、“党日五件事”和谈心谈话制度,以社区书院为平台,广泛开展“晒家训、亮家风”等“弘扬耕读文化,建设幸福家园”系列活动,着力提升村级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点亮思想“防雾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沧街道通过召开党工委会议、集中整治“微腐败”动员大会、进一步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开展“党日五件事”活动,发放宣传单、拉横幅、制作宣传栏、基层党建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集中整治“微腐败”工作,确保宣传全覆盖,使组织生活有了“章法”,党内活动有了“仪式”,推动工作有了“抓手”,并将廉政党课制度纳入年底街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述责述廉活动范围,对不按照要求讲廉政党课的单位进行扣分处理,在村居干部轮训班上开设了反腐倡廉专题讲座,加强村居干部的廉洁教育培训。截止目前,共发放宣传单1800余份,制作滚动视频10版,基层党建微信群编发信息65余条。同时,把各村居“一把手”廉政党课课堂搬到社区书院,依托青礁村院前书院和芦塘书院、海沧社区书院、海兴社区暖心书院建设,通过挖掘家风家训,建设院前大夫第古民居“家风家训”教育基地,邀请彭一万、卢志明等文史专家开设廉政讲堂,传承耕读文化,框正伦理道德,弘扬诚信守法,凝聚社会正能量,汲取文化自信的来源,加深党员干部对广大群众的了解和感情,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的意识,特别是后井村建立了首个村级廉政教育室,青礁院前社建成海沧区首个挂牌的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受到两任省纪委书记的高度肯定。 二是强化警示教育,点亮守纪律“警示灯”。近年来,海沧街道按照“抓小、抓细、抓实、抓落地”的要求,始终把警示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利用海沧街道七一先锋号、村居党务微信群、非公企业党建群等定期推送查处和整治情况,组织街道机关及村居干部进行自查,填写自查表,由相关负责人审核、签字背书。以开展“两学一做”为契机,树立先进典型,加强正面引导,激发正能量,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 一方面,组织各村居党组织书记开展“述责述廉”的同时,还组织村居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结合本区域村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座谈讨论,实现良性互动,力求用生动多样的授课形式,增强教育效果。去年来,街道共组织机关及村居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12余次2000余人。另一方面,持续推行“廉洁自律谈心谈话”活动,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坚持对分管部门及挂钩村居负责人每年至少一次谈心谈话,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教育回访3名已受处分党员,开展“会前讲廉十分钟”4场次44人次,经常性开展“廉勤家访”、党员“政治生日”等活动,组织村居举办36场次廉政教育专题会或活动,发送1700人次提醒信息,开展7次监督检查行动,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三是强化纪律监督,点亮全天候“探照灯”。近年来,街道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举行纪检干部座谈讨论会,原原本本学习《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定制并悬挂程序流程图,着力查找监督执纪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制作《信访举办登记表》,规范信访业务流程,加大执纪审查力度,接办、受理信访举报件3件(次),初核、立案3起涉诉涉刑党员案件,谈话函询3名村主干,纪律审查1起党员涉嫌违纪案件,开展专项督查,督促规范街属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追缴村(居)发包合同及拖欠款项,专项整治村居财务管理和农村小额工程建设。同时,通过规范“三会一课”学习,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三下乡等学习模式,抓好在职村居干部对法律法规、国家方针政策、农业科技知识的日常学习教育,对新任村干部实行一对一谈话,发放一本廉政教育资料,敲响廉政警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每年组织在职村干部参加市、区党校一至两次全脱产式廉政教育培训,邀请市区专家讲解重点解析《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和十八大以来中省市一系列禁令新规的教育,剖析当前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的典型案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村干部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村干部干事创业信念,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法纪观念和服务观念,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