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建设 >> 家庭建设
言传身教 孝义持家——许志言、郭玉川“最美家庭”事迹
发布时间:2017-04-10

  

言传身教  孝义持家
——许志言、郭玉川“最美家庭”事迹
  许志言的家庭是一个五世同堂、孝道代传、夫妻和谐、子女成才、经济宽裕、温馨和睦的家庭。在许志言的言传身教下,许家几代人秉持着淳厚朴实的孝道家风,在社区乃至大嶝都传为佳话,尤其是全家上下无微不至照顾耄耋老人,让她安享晚年,更是让人赞誉,许家优良家风得到社会的肯定。
  2010年9月以来先后获翔安“翔安区十佳孝子”、“道德模范”、“厦门市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厦门市首届十佳孝贤”、福建省“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等称号。
淳厚朴实 孝道传家
  种种成绩的取得,都与他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谈起许家这个大家,那就是包括女儿一家和大哥一家近二十口的大家庭,一家人相亲相爱、相互扶持,亲情和孝义的纽带让一家人紧密联系、其乐融融。谈到孝义道德,许先生说:“孝义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崇高的伦理道德,是做子孙应尽的义务,不能作为炫耀的资本。对父母长辈尽孝,不能等你富有才为之,子欲养而亲不在,那将会悔恨终生。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在母亲眼里仍然还是个孩子,有老母亲让我孝敬是我修来的福气。”他常用闽南俗语 ‘兄弟若不会兜,朋友就免交,父母若不孝,品德要大折扣’来教育子孙后辈。许志言的两个侄子因父母残疾、早逝,小时候主要由许志言代为养育,如今都已成家立业,他们以对父母的孝心回报叔叔的养育之恩。
  许志言一家还一直乐于关心邻里,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一家人一定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帮助,一家人的谦和热心一被提起,邻里总爱伸出大拇指:这一家没得说。除了关心邻里,他们一家还能够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配合社区开展相关工作。作为社区南音社创办人,许志言同志经常组织社区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老人们老有所乐。同时,他还自己创作了《劝君行孝》、《和美双沪共缔造》、《八项规定》等闽南快板说唱作品,在街道各社区广为传唱。
孝敬老人 和美之家
  许先生的老母亲今年99岁,由于早年操劳过度,染下风湿病、气管炎、眼疾、耳背等慢性病,给生活带来种种不便,为改善其生活质量,许先生不但在住、吃、行等方面,还在精神上、医疗保健方面给予精心的照顾,定期体检,常备养生保健品,他的子孙给她备有电烘机、电磁带治疗仪、除湿机、拔罐、电热毯等物品。目前老母亲眼睛已做了复明手术,风湿病已很少复发,气管炎、耳背也得到改善。不但生活能自理,还能养鸡、打牌,老太太自己的房间、卫生间,打理得整整齐齐。许先生为满足母亲的的饮食习惯,常买些肉类来给她吃,但又担心常吃肉对健康不利,许先生及其家人总是想着方法、变着花样,通过添加粗纤维给母亲做各种不同的食谱,因为老人家牙齿不好,全家人总是迁就她将饭菜煮得烂熟。
  由于许先生对母亲的一贯孝敬有加,给他的晚辈子孙树立了典范,许先生的儿子、儿媳、侄儿、侄媳个个都是孝道有佳,老太太的孙媳,数十年来为她洗澡、梳头、洗刷衣物,从不间断,被评为翔安区2012年好媳妇。老太太说:她内外子孙从解放初只有七口,繁衍到现在已将近七十口,分布居住在大嶝、翔安、同安、厦门等地,有的是公务员、国家干部、教师、医师、工程师,子孙们经常邀请老太太到他们的小家侍奉,子孙在外工作出差、旅游总会给老太太带一些她爱吃的小吃、营养品、衣物、日用品。老太太最开心的是逢年过节及家庭日时子孙携妻带子和她欢聚一堂,让她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淳厚古训 代代传承
  许先生的良好品德,给家人晚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许家人从小继承了尊老爱幼、知恩图报、孝义为先的传统美德。家人外出均要告知老太太报平安,就餐时长辈先上座,晚辈为长辈盛饭夹菜,已是许家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老太太每到户外行走,虽然手脚还算利索,晚辈总要跟着手挽手,因为只有这样晚辈们才能安心。
  为了让许家的良好家风代代传承,许志言在临街的大门前立了石碑,铭刻“淳厚”二字,时刻提醒子孙后代传承许家的孝义美德。由于许先生的精心经营和全家人同心同德,上下拧成一股绳,目前许先生的家庭早已是小康之家,家中人才辈出、家境兴旺,是远近闻名的孝道和谐之家,备受乡亲的肯定和赞誉。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