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建设 >> 家庭建设
【家庭文明】听郭大姐讲述幸福家庭生活
发布时间:2017-05-19

  

  往期的【家庭文明】都是由记者来讲述好家庭的故事。今天我们将换个表述方式,由好家庭代表来自述。透过郭大姐的笔尖,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一家的温馨故事吧!

家庭代表:思明区嘉莲街道 郭爱珠、陈文化家庭

家风家训:“孝顺、关爱和善良是幸福的源泉”

郭爱珠及丈夫陈文化,女儿陈如滨,外孙女吴静纯

亲子时光

  我叫郭爱珠,今年60岁。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我和丈夫陈文化育有一个女儿,上面有个半身不遂的老娘,下面有不满三岁的外孙女。

  女儿陈如滨、女婿吴玉书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我本人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团结邻里、关爱孩子,同情弱者。我们夫妻两人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受到右邻右舍的称赞和好评。

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我和我丈夫结婚三十年以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相互支持,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女儿和女婿从结婚以来就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女婿把我们看作是自己的父母来孝敬。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我们请教,听取我们的意见;我们也尊重女婿,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

  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却让我们一家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在日常生活中,我和丈夫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我们常常教导三岁的小外孙女要尊敬长辈,懂礼貌,常怀感恩之心。

孝敬长辈,温暖一家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多少年丈夫和我无怨无悔地悉心服侍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我丈夫坚持让老人住在家中光线最好的房间,始终让老人的房间里保持着洁净舒适。端屎接尿洗衣喂饭,翻身子换被褥,帮老人洗脸、擦身、按摩、念报,这些都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事。

  一日三餐都由丈夫来张罗,每餐他都要亲自端到老人面前,甚至喂到老人口中,他照顾老人生活起居从不厌烦。丈夫的孝心感染着女儿女婿,一到周末他们也会为老人捶背、剪指甲、念报,陪伴左右。我们一家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

爱岗敬业,互相促进

  我们鼓励女儿女婿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平日要多学有用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样才能为家庭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女儿在外资企业担任日语翻译,女婿则是企业的管理,工作经验丰富,带领团队不断创出佳绩。每当女儿工作上遇到困难,带有委屈、气馁的工作情绪时,女婿总会凭借丰富经验为其引导、帮助她走出低谷。

勤俭持家,弘扬美德

  孝、爱和善,才是幸福的源泉。我和丈夫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亲身去做的,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对晚辈关爱有加,对老母亲关心、孝顺,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

  我和丈夫常教导女儿女婿:“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就如:全家人的洗衣水总是用盆接起来拖地或冲刷厕所;家中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

  在我们的影响下,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邻里和睦,热心志愿

  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我们都热心帮助。

  社区里头的协助计生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治安巡逻、文明劝导、帮助邻里调解等,我们都积极参与。平日里,我不仅带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还带上家人一起参与。最近,女儿教小外孙女学习垃圾分类,告知她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让孩子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我一直相信,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我们一家会继续传承好家风,坚信“孝顺、关爱和善良是幸福的源泉”。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