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不光要有一颗热情的心,有个组织才能既为众多爱心人士找到一个奉献爱心的渠道,又能团结起来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受益,黄淑妹就是翔安的一个典型。 黄淑妹,现任新圩社区副书记兼妇联主席;丈夫黄竞赛,从事食杂批发;儿子黄超群,大学毕业已就业。成家二十多年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爱儿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扬。曾获评省“五好文明家庭”、市“最美家庭”称号。 互敬互爱,家庭和睦 家人彼此之间的真诚关怀,是和睦家庭的关键。黄淑妹夫妻结婚二十年来始终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平时在处理家庭大事的时候,他们夫妻总是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黄淑妹从1997年起担任村干部,现任新圩社区副书记兼妇联主席、调解主任,任务多,工作忙,经常顾不上家、顾不上孩子,丈夫黄竞赛非常理解妻子,主动把家庭的担子挑了起来,帮忙做家务活、管理、教育孩子。在家里,黄淑妹夫妻俩对父母十分孝敬,在家中能抢挑重担,任劳任怨,经常抽出时间陪伴父母,老人总是把“好媳妇”挂在嘴边;他们还教育子女要关心敬重老人,常去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由于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他们一家每个人都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爱子教子,重视教育 生儿不养父母过,养子不教更为错。 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倾注了全部父爱、母爱,在关心孩子生活的同时,更对孩子严格要求,注重培养孩子自尊、自强、自立的性格,引导孩子用爱心去善待别人、用勤奋扎实对待学习、用勤俭节约对待生活,教育孩子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督促孩子学好文化科学知识。 多年来,他们以身作则,讲文明、讲礼貌,有意识有步骤的教给孩子应对进退、待人接物的礼仪,不盲目攀比,不心浮气躁,在平凡中感受欢乐,从干家务等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自立的精神,避免依赖思想。构筑家庭文化,营造良好的家庭风气,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使孩子耳濡目染从小就受到善与美的陶冶与感化。 热心公益,邻里团结 作为社区副书记、妇联主席、调解主任,黄淑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做好妇女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调解主任的作用,积极配合司法所做好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及维护妇女权益、遏制家庭暴力等工作,协助上级部门做好法律宣传、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处处为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村里的妇女姐妹有难解之事就会找她,家长里短、矛盾纠纷,只要她知道了,不管刮风下雨,都会及时赶到进行调解,化解矛盾,得到广大村民的赞许。 为提高社区妇女的文化素质,帮助妇女通过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黄淑妹还组织妇女开展夜校学习,积极发动村里的家庭妇女参加提高班,为村里这些姐妹们传授更多的知识,满足妇女群众的学习需求,既提高了妇女们的素质,同时也为村里的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与此同时,为丰富妇女们的文化生活,她还组织妇女腰鼓队、广场舞队等文化活动,并带领腰鼓队获得翔安区腰鼓舞比赛一等奖,所带领的广场舞队也多次获得奖项,发动妇女参加“新圩女”合唱团,不断提升妇女素质,有力推进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扶贫助困,共同致富 作为社区妇联主席,黄淑妹在工作中高度重视社区妇女的就业问题,积极组织社区妇女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发动妇女们参加市、区妇联及区人劳局等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如计算机培训、烹饪培训、插花培训、电动缝纫机培训等多种不同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妇女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几年来共有近千人次参加了各类培训。 在组织培训过程中,她还积极引进就业项目,曾与丈夫共同开展无纺布加工项目,使村里的妇女不出门也能实现就业,解决了妇女的就业难题,增加妇女的收入,在他们夫妻的带动下,村里有多名妇女也开展了无纺布加工项目,如带动本社区黄群治创办了鸿顺鹏无纺布加工厂,解决50个失业妇女就业问题,也实现了共同致富。同时,黄淑妹还帮助社区创业妇女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创业资金,申请妇女小额贴息贷款,扶持困难妇女创业,几年来共帮助20多名妇女取得市、区妇联100多万元的贴息贷款,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名妇女干部,在扶持带动妇女发展经济的同时,黄淑妹还十分关心弱势群众,把关心和解决广大妇女群众的疾苦和实际困难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农村困难妇女办实事,组织农村妇女参加妇科病免费普查,为困难妇女、儿童送去慰问和关怀,她还常常带头捐资,帮助身边困难户和灾区人民,当好妇女群众的贴心人。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黄淑妹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翔安区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