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建设 >> 家庭建设
用博爱之心,栓住家庭幸福——翔安好媳妇郭丽丹事迹
发布时间:2018-09-03

  

   郭丽丹,家住马巷镇郑坂社区,现在厦门市第五医院上班,一位80后的好媳妇。
   郭丽丹于2007年5月嫁到婆家,算来已有十一年了。公公婆婆都是普通村民,此刻已经六十来岁。十一年来她都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十几年的共同生活使本来不曾认识的婆媳产生了浓浓的亲情,由刚结婚时的不适应,发展到相濡以沫,靠的是她和婆婆的相互宽容,夫妻俩几乎是白手起家,结婚、生孩子、建房子婆家没潜力管,看到别人婆家为其买的房子,郭丽丹曾经心理也是不平衡过,但天生菩萨心肠的她看到公公婆婆年迈的身体、亲切的笑容,就不忍心抱怨什么了,二零零七年她的女儿出生,公公婆婆给孙女两百元压岁钱钱,她不忍心全拿,只留下一百元作为孩子的见面礼。虽然她们物质生活不富有,但是她们还能够拥有宝贵的精神生活,一家人和和睦睦地生活,也能够过得赛过神仙。当时2007年她每月工资只有一千左右时,总是一百、二百地孝敬婆婆,让她串亲戚,逛逛街。有人说:天下的婆媳关系最难处,是一对天生的矛盾。她就不这么认为,而且在与公婆的相处时得到很多很多的温暖。其实平时她都称赞公婆对她很好,当然,她也在努力去做个的好儿媳。
  作为儿媳妇,在生活日常开支上,尽可能地合理安排,克勤克俭,该花的必须花,不该花的从不浪费。消费水平尽量和两位老人持续一个水平线。偶尔从街上买来奢侈品,给他们报价时也是打折扣。每当老人头痛脑热时,她就抽空带他们去医院看病拿药。一家人关系融洽,有时和丈夫闹矛盾时公公也是毫不客气地批评,郭丽丹常说那是对她们的关心。
   在日常生活上尽量注意老人的心理需求,闲时陪她们说说话回忆回忆以前的事情,透过看电视、聊天沟通,老人对现实中的事情的认识水平基本和现代人差不多。有空闲时经常骑车带着老人孩子外出走亲戚、逛街,邻居们羡慕的眼光让两位老人充满了自豪感。平时和左邻右居都和睦相处,到哪都是一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样子,这也让很多的邻居们羡慕不已。
  记得有一次,她婆婆生病住院了,作为儿媳妇都是不离不弃的在床旁照顾。婆婆有时思想很顽固,个性是怕看医生,有小病时不吭声,不等到病急坚决不就医,2010年春天的某一天,婆婆说左胳膊疼,全家人以为是碰到哪里没在意,又过几天,婆婆又说腿疼,郭丽丹就问婆婆是不是左腿,当婆婆说是的时候,身为护士的她意识到同一侧的肢体疼痛有可能是脑血管病,让她去医院检查,她说什么也不去,并一再说没什么大不了的病,郭丽丹让丈夫做婆婆的思想工作。最后,在她丈夫的逼迫下婆婆终于同意去检查。结果一检查,医生说是大脑中小血管梗塞,如果不及时治疗,慢慢就会发展成为偏瘫,婆婆听后吓哭了。在医院期间,因为她老公事忙没经常守候,郭丽丹在医院守了二十多天,终于婆婆身体完全康复了,同病房的人都以为郭丽丹是她闺女呢。婆婆公公在亲朋好友面前表述她的功劳的时候,很多人说:“以后我儿子如果也能找到一个当护士的媳妇,那就是我烧高香了。”这让郭丽丹感受到了有知识、懂道理原来如此受益,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生的乐趣与幸福。
   她始终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家庭中琐碎小事很多,只要你爱自己的丈夫,就必须要爱他的家人,因为是他的父母花费了超多的心血为你准备了你的另一半,你是公公婆婆劳动的最直接的受益者,如果为一些小事在乎太多,丈夫只能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反过来会大大地影响两个人的关系,幸福就会离两人越来越远。所以,她经常劝告身边媳妇们:怀揣一条博爱的绳子,你将会栓住感情和幸福。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