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翔安,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夫妻恩爱、互相提携,他们尊老爱幼、热心助人,他们带头学法、懂法用法,他们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平安之家的真谛,受到单位和邻居的一致好评。2004年7月,他们一家被市妇联评为2002—2003年度市“文明家庭”;2005年元月,被翔安区委、区政府评为2002—2003年度“五好文明家庭”。他们就是翔安区委政法委方恭贺副书记平安、温暖、幸福的三口之家。
常年在基层乡镇工作,再加上对工作的敬业执着、无私奉献和对镇村情况的了然于胸,使方恭贺在同事和群众中颇有“老黄牛”的美誉。1984年从原同安县洪塘乡政府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方恭贺先后担任过洪塘乡副乡长、副镇长、莲花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以及同安区纪委常委,从事和分管过计生、土地、矿管、综治、纪检等工作。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更好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勤恳敬业的方恭贺一心扑在岗位上,带头学法用法,积极钻研业务,或是常驻乡镇加班加点、或是走村串户深入群众家中调研,经手的工作从不出差错。即使在1996年调任同安区纪委常委以后,方恭贺仍然坚持勤下基层、勤于调研,亲自掌握第一手村情,为做好工作打好基础。他勤恳、扎实的工作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纪检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在2002年4月到2003年4月期间,根据组织决定,方恭贺还到市审计局挂职任离任审计处副处长。挂职期间,他勤于钻研业务、虚心学习、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深得市局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好评。
2003年8月,刚返回同安区纪委工作岗位的他又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决定,到翔安区委政法委工作。新区成立伊始,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即将进行的大开发,更加突显出“稳定压倒一切”,政法系统维护稳定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但老黄牛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天性使方恭贺无怨无悔。为了保证全区政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人手紧缺、工作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方恭贺以务实的作风和严谨的态度,积极配合区委分管领导,为新区开发建设保驾护航,使新区政法工作步入正常轨道。
新区成立三年以来,他以保一方平安为己任,以创建“平安翔安”为载体,主动协调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扎实推进“11211工程”建设,努力完善全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好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打造“平安工程”,为重点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加强隐蔽战线斗争,维护厦金海域安全稳定;加大交通整治力度,改善道路交通秩序;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和外口的管理工作,为构建和谐新区作出不懈的努力。他抓宣传,抓队伍,抓管理,抓调研,争创一流。三年来,全区治安明显好转,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由2003年新区刚成立时的71%上升到2004年底的87.6%和2005年底的91.7%。2005年底,经市综治委考评验收,翔安区已跨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区的行列。2005年,政法委机关被翔安区委、区政府授予2003—2004年度首批“文明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这些成绩和荣誉,都深深蕴含着这老黄牛辛勤的汗水。
俗话说,成功的丈夫背后都有一位贤惠的妻子。这也正是方恭贺夫妇最恰当的写照。
方恭贺的爱人陈银环是位中共党员。她原是位小学一级教师,缘于她出色教学成果,一直承担着小学毕业班的教学任务,所在班级的统考成绩经常名列学区前茅,并数次获得学区第一名乃至全区第一。工作成绩出色的她再坚持几年、等学校得到职数就可以评上高级职称时,但由于丈夫长年在基层乡镇工作,陈银环老师终于作出了牺牲——为了照顾家庭,她选择了调到一所中学从事行政后勤工作。
作为领导干部的贤内助,她自觉学法、守法、懂法,引导家庭成员养成良好的家庭美德,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营造了一个平安、温暖的小家。她深知“平安是福、平安是金”,常对丈夫和孩子讲“金钱是身外之物,要知足常乐”,提醒丈夫要珍惜工作,珍惜荣誉,服从组织的安排,认真完成组织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陈银环老师除了做好日常家务活之外,还承担起教育孩子、孝敬双亲等家庭职责。从孩子上学开始,陈老师就经常对他进行功课辅导和为人处世的言传身教;因为工作太忙,方恭贺的母亲就没和他们住在一起、而是住在杏林化工学校弟弟家中,怕晕车的陈银环老师却经常会在周六日带着儿子、挤上公交车去探望老人,逢节假日还要把老人接回同安家中小住几天,一家人共享天伦。媳妇的孝顺使老人逢人便夸。
爱如果仅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还只是一种狭隘的,可方恭贺一家却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单位同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虽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家庭两次乔迁,但每次认识和结交的邻居都常年保持着你来我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对铁路系统的退休老同志王振国、叶换治夫妇,他们唯一的儿子在上海海军某部工作,常年少伴双亲。与他们门对门的方恭贺夫妇俩便象儿子一样照顾老人,老俩口要上个医院什么的,哪怕三更半夜,方恭贺夫妇也会不辞辛劳;平时要换个煤球、修理个水龙头的,陈银环老师都是跑前跑后的;煮了什么好吃的,不忘盛一碗叫孩子端过去给老俩口子尝尝。为人友善的陈银环老师还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和情谊,虽然调离了原先工作的小学,但那群老同事还会经常相约来串串门、叙叙旧聊聊家常。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儿子方伯辰从小就懂得扫地、洗碗,自己起床、叠被子,懂得自己温习功课、勤奋学习,懂得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但他们夫妇俩仍没有放松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言传身教,经常提醒他不要染上黄、赌、毒、邪教等丑恶行为,要做文明市民,要学法、懂法、守法,要正直做人、尊老爱幼。现在,他正在同安一中高三年级就读,是位品学兼优的共青团员。
作为一名身担重任的政法工作者,方恭贺现在还像一头老黄牛,为保一方平安,为构建翔安这个和谐的“大家”,在不知疲倦地耕耘着。而他们夫妇的努力营造下,这个和睦、平安的三口之家,正如灿烂盛开着的幸福的花儿,芳香四溢。(翔安区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