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建设 >> 家庭建设
强化措施 注重实效 大力推进“平安家庭”创建工作
发布时间:2007-07-10

  ——2007年翔安区妇联 “平安家庭”创建半年工作总结
 
      为充分发挥家庭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翔安区妇联坚持把“平安家庭”创建作为妇联参与平安翔安、促进社会稳定的切入点,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广泛宣传和评比,做好、做足、做活小家庭平安的大文章,使全区广大家庭积极投身到“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来,形成了以家庭平安促进社会平安的良好局面。现将半年来“平安家庭”创建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确保“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做到“三步走”。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建立、健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联席会,对于“平安家庭”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召开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共同讨论、协商,制定措施予以解决。在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指导下,各成员单位、各镇(街)“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各自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工作。较为健全的领导网络,为我区的“平安家庭”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精心安排部署。制定并下发了《翔安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2007年工作的意见》、《2007年全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考核标准》,明确了活动内容、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目前全区各镇(街)也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积极开展创建活动。
      三是狠抓工作落实。区妇联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在督促基层创建、查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及时跟进,提供指导。各镇、街、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也积极按照创建工作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并为创建活动提供了资金保障。截止今年7月份,全区已相继投入近20万元的创建经费。
      二、强化宣传,精心组织,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做到“三到位”。
  为了调动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妇女参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区妇联以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为工作着力点,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为“平安家庭”创建营造社会氛围做到“三到位”。
  一是广泛发动,宣传到位。妇联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的优势,各村妇代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义务担当了“平安家庭”宣传员,进村入户,向村(居)民传播“平安家庭”创建相关内容。区妇联还充分利用“三八”维权周、综治宣传月等有利时机,开展了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有奖知识竞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普法宣传教育的同时,将“平安家庭”创建内容贯穿其中,使“平安家庭”创建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力求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提高素质,学习到位。区妇联结合法律服务“三进”活动、“娘家人三进三送”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形式,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入到各镇、街、村、社区开展《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将法律法规送进千家万户,提高广大家庭成员的法律意识、平安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教育引导广大家庭成员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是树立典型,引导到位。区妇联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培育“平安家庭”示范镇(街)、“平安家庭”示范村(居)、“平安家庭”示范户等,以点带面,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家庭广泛参与,推动创建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目前,全区共创建2个区级“平安家庭”示范镇(街),7个区级 “平安家庭”示范村(社区),40个镇、街、场级“平安家庭”示范村(社区),“平安家庭”示范村(社区)覆盖率达35%;培育“平安家庭”48460户,“平安家庭”户覆盖率已达60.1%。同时,全区共评选出100户“平安家庭”示范户,有15户家庭被评为市级“平安家庭”标兵户。
  三、注重实效,创新思维,为深化“平安家庭”创建的层次水平做到“五结合”。
  为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生机与活力,区妇联注重整合资源,强化措施,将“平安家庭”创建与其他活动结合,创新思维,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与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和“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相结合通过“五好文明家庭”、“勤廉贤内助”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激发了广大家庭成员参与新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引导了全区广大家庭弘扬美德,倡导了社会良好风气。今年全区50户家庭被评为区级“五好文明家庭”,25户家庭被评为镇级“五好文明家庭”,10位领导干部家属被评为区级“勤廉贤内助”。通过将“平安家庭”建设的内容纳入“五好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中,不断推进,全面提升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层次和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参与率和满意率。
  二是与“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相结合。在“6·26”国际禁毒日期间,区妇联围绕“不让毒品进我家,妇女携手创平安”的宣传主题,与区禁毒办、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在马巷休闲广场开展了大型的禁毒宣传咨询活动。同时还积极发动基层妇联干部深入社区(村),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分发倡议书和禁毒宣传材料近2万份,让更多的妇女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她们的防毒、拒毒意识,自觉当好家庭的守卫者、孩子的守护神和禁毒的宣传员,在提高家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毒品能力的同时,也为创建“平安家庭”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三是与关注弱势群体、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相结合。配合市妇联开展“万名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活动”,为我区贫困妇女免费普查乳腺疾病,普及预防乳腺癌的基本知识,今年共组织500名贫困妇女参加了全市“万名妇女乳腺疾病免费普查”,在为弱势妇女办实事、解难疑过程中,让她们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
  四是与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相结合。通过提升合力,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妇女儿童维权志愿者的作用,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纠纷化解的渠道和方式,积极预防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努力防控和杜绝家庭不安全隐患,今年上半年,区、镇(街)妇联组织共处理来信来访案件27件,处理率达100%,做到了件件抓落实,事事有回音,牢固筑立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使“平安家庭”成为维护大局推进平安建设的品牌,成为群众的满意工程、民心工程。
  五是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相结合。为深入贯彻“共享蓝天”全国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大行动启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营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让我区留守儿童“留守不孤单”,共享社会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区妇联积极宣传发动各级“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手、科级以上女干部、各村(居)妇女干部、女党员、女企业家等,踊跃报名争当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各级妇联还建档造册,逐级建立“爱心妈妈”数据库。截止目前,全区共有308名妇女报名加入了“爱心妈妈”队伍中,为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网络奠定基础,也为“平安家庭”创建了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着认识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下半年,要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常抓不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平安是社会平安的基石,以建设和谐家庭为目标,广泛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基层,就是要妥善处理各种家庭、社会矛盾纠纷,保持家庭的平安稳定,但是,随着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家庭出现了道德观念滑坡、家庭暴力加重、婚姻稳定性下降、老年人得不到较好赡养等问题。因此,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营造良好家风中的特殊作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这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更是社会各界、各个家庭责无旁贷的任务,必须把这一创建活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常抓不懈,动员各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2、加大宣传攻势,丰富活动内容。要继续深入开展法律“三进”、“廉政文化进家庭”等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同时,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宣传力度,在年底之前,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知晓率达到100% 。
  3、加强帮扶力度,拓宽创建覆盖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平安家庭”创建未达标家庭的帮扶力度,在建立健全未达标家庭档案,制定跟踪反馈表的同时,要针对不同家庭各自存在的问题,落实不同的帮扶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使未达标家庭通过帮扶转化为“平安家庭”,真正扩大“平安家庭”的覆盖面。
  4、健全复查机制,规范管理程序。规范、健全“平安家庭”动态管理机制,结合各级“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的2007年考核标准,对已评定的“平安家庭”示范镇(街)、示范村(社区)、“平安家庭”户、“平安家庭”示范户要进行复查,复查不达标的取消其荣誉称号并公开摘牌。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规范的复查机制,不断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实现创评过程与创建效果的统一,把创评过程作为群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确保创建活动做实做深,提高创建活动的影响力。今年底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进行检查、考核与复查,并表彰一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示范镇(街)、示范村(社区)、示范户。
  5、加强互动联动,做好内创外联。要充分发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在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密切配合,加强沟通、联动,力求形成最大合力,确保把创建活动做深、做细、做出实效。对于成员单位的人事变动,要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补充、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做到责任到人。
  “平安家庭”创建事关家庭平安、社会和谐,“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做为确保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已被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今后,区妇联还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定期督导,定期检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为构建和谐翔安贡献力量。(翔安区妇联)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