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建设 >> 家庭教育
加强社区家庭教育工作 推动构建幸福社区进程
发布时间:2012-09-24

 

一、当前社区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然而就教育体制来看,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在我国青少年家庭教育中,虽然在不断强调青少年全面发展,但是应试教育的模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一方面,应试教育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尤其是在对书本知识的记忆与解释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不少的问题,例如教育重智育而轻德育、重理论而轻实践、社会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侵害以及社区教育的缺失等。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家庭教育重智育而轻德育

因为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普遍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成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追求目标,家庭也因此把教育的重点导向智育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都人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的都无所谓”, “学习好”是家长普遍对未成年人最具意义、最富价值的唯一期望和要求。然而,从青少年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极大限制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二)应试教育的体制,同时也导致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

如上文所述,应试教育使得家庭及学生都以学习好为目标,老师及学校以追求升学率及名校录取率为目标。以成绩为目标的教育,题海战术及背书战术都成了很多学校与老师的惯用策略,家长也在国产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使得很多学生都成了爱背书、会做题的机器。而在实际动手能力上,则表现的弱之又弱。最简单的问题,现在的青少年乃至成年的大学生,连日常的很多问题都不能料理。这便是教育体制重视理论和轻视实践最简单,也最典型的例子。

(三) 社区教育的不足,使得学校与家庭教育断层

社区教育作为联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桥梁,社区教育的缺失很容易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断层。尤其是在青少年的德育方面,社区教育的缺失直接会影响到家庭及学校对德育工作的理解,以及对青少年实践能力发展的理解。而从目前社区教育的发展来看,依然是块短板。社区作为一个基层自治组织,事实上承担了过多的行政性任务,难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探索和推行社区教育;另外,在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社区教育工作者毕竟还只是少数,因此,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来看都存在一系列的不足。

二、康乐社区推进社区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措施与方法

(一)、营造氛围,让家庭教育工作深植社区每一角落,影响第一家庭。

我们深知,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组织,虽无实职、实权,但却具有做群众工作的天然基础和独特优势。工作中,我们注重“借势”、注重“整合”,便形成了一股巨大力量。目前,康乐社区已形成以社区居委会牵头、协调,社区居民为主的家庭教育队伍,举办各种培训班、成立以社区热心人士组成的宣传队伍,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墙报、标语、会议、文明学校、法制学校、入户宣传、分发宣传材料、制作网页、举办大型文艺活动等形式的“播种机”式的宣传,将家庭教育知识的火种传遍社区每一家庭。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好角度,明确定位,抓好载体,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中,把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工作重心,明确工作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工作。

(二)、构架学校—家庭—社会三沟通的桥梁。强化建设,充分发挥家长学校阵地作用。多年来,康乐社区居委会一直致力于家长学校主阵地建设,积极积极组建以配合辖区中幼儿园、小学、社区居民的家长学校,旨为社区家庭排忧解难、培育健康家庭基地:

一是统一思想抓学习,定方案。制定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以“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为课题,做了专题研究,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为推动社区家庭教育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调研先行查“病灶”,定措施。以社区家庭教育状况调研为切入点,找出了家庭教育中突出存在的“由宠爱而溺爱、由期望而狂热、由怜爱而包办、由失落而冷漠、由失望而暴力、由保护而怂恿、由爱护而袒护、由托付而托教、由单亲而施教、由分歧而误教等”等10大问题。同时,进一步发掘出家长和未成年人普遍关心、渴望被提供帮助的问题。全面启动家长学校的功用,共同构筑“学校、家庭和社会沟通桥梁”, 为社区家庭排忧解难、培育健康家庭。

三是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家庭教育网络的社会支持。在社区中存在不少家庭困难的孩子。在上学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学习的问题,也存在着不少经济上的压力。社区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便会特别留意这部分孩子及其家庭,发掘他们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并分析归纳不同的孩子及家庭所存在的困难。同时,社区根据自己的条件,积极跟其他单位与部门共建,加强与企业家联系,帮助这些困难的孩子寻找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的问题。另外,还积极组织社区及高校志愿者,帮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辅导功课,帮助其解决学习的压力,克服心理上的自卑与障碍。进而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学习环境。

四是抓契机,促育德。抓住每年的“学雷活动月”、 “三八”、 和“六一”等活动契机,突出德育内容,以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主线,举办了“亲子乐融融”和“青少年心理技能训练”等活动,利用“六·一”节举办少儿文化节。每年的寒署假,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2010年暑期举办的“小记者社区行”以及2011年暑期我们在上一年实践发现的基础上,设计了“橙色公益,爱暖人间”夏令营等,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

(三)与高校合作,把社会工作专业元素融入到社区家庭教育过程中

2003年以来,康乐社区与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建立起“二位一体”的合作关系,正式成为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之一。康乐社区在社区工作及社区服务中积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元素,推进社区服务专业化发展。在社区家庭教育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社区家庭教育过程中,康乐社区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在“三位一体”的社区网络上,积极地开展社区青少年家庭教育服务。从07年开始,康乐社区便与厦门大学、康乐小学及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开展了“少年儿童快乐成长”项目,由专业的社会工作学生具体介入,从贫困生、差生入手,关注他们在学习及生活的压力及心理的困扰。同时通过社区联系家庭,把学习—家庭—社区联系起来,从心理及社会关系等层面全面推进青少年教育的发展。

(四)、创新宣传载体,拓宽宣传渠道。

积极探索,不断增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充实家庭教育工作的内容,才能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影响力。以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为方略,开展了家庭文明建设。康乐社区居委会以“居民喜欢不喜欢、家庭需要不需要、居民欢迎不欢迎”为出发点,在社区重点开展了“美德在我家”活动,开展“五方面知识”进家庭活动,即:文明道德、法律法规、优生优育和卫生保健、环保和婚姻家庭知识进家庭等系列活动,使社区居民深受到教育,在整个社区形成了一种热爱社区、热爱生活、自觉抵制邪教的和谐良好风尚,提高了社区家庭的整体素质和文明水准,“平安家庭”达标率98%,彰显和谐社区风范。

三、下一步工作展望

尽管社区在青少年家庭教育工作上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或这或那的不足。因此社区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网络建设

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社区在“三位一体”网络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社区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方面通过上门拜访与组织社区活动,增强社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以及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同时把不同的家庭与社区及学校联系起来,进一步促进社区与家庭、家庭与家庭、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互助。

2、进一步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元素,把青少年全面发展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相结合

青少年教育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心理、社会等不同层面,需要从不同层面多方位共同介入。因此,社区需要进一步跟厦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合作,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把青少年全面发展同社会工作专业有机结合。

3、努力拓展社会支持

社区需要在原有共建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与共建,引进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社区助学过程中来。使得更多的学龄儿童受益,进一步解决学生入学难的问题。

4、进一步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模式

家庭教育跟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都不一样,家庭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基础要坚持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德育与智育共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并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元素,促进居民共同参与,进一步创新家庭教育的工作模式,推动社区青少年教育的发展。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