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建设 >> 家庭教育
构建家庭教育指导的网络平台
发布时间:2015-04-13

现代人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在逐渐减少。在一日接待入园、离园环节,不难发现:爷爷、奶奶的身影占了其中大部分,少部分年轻的身影也显得来去匆匆。而幼儿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其身心健康发展,如:一日生活、游戏、学习、交往、习惯养成等等,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教师与幼儿的直接监护人共同商讨,相互配合,以帮助幼儿更健康、全面地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民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将家园沟通渠道置身于网络,以网络家庭沟通作为班级家园联系的新载体,可以比较完善地弥补这一社会现象所产生的问题。

经过历时3年的经验研究,我们发现,将网络功能应用于家庭教育指导,延长和拓展了家园沟通的时空,适应信息时代家庭教育指导的新需求,新特点。

一、网络家庭教育指导的优势

1. 将网络功能应用于家庭教育指导,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一日带班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上课时或正在指导幼儿活动时,某个家长打班级电话要和老师交流孩子的某个问题。此行为明显干扰了班级的正常教学活动,建议家长下班后直接和老师交流,得到的答案是上班路途遥远,来了都放学了等等,迫使教师迅速解答,效果不尽人意。再如:原预定家长会9点结束后,许多孩子的父母亲难得来园一次,围着教师询问自己孩子的近期表现、存在问题……等到教师一个一个解答完,回到家已经夜深人静,筋疲力尽。这样的交流方式虽然能够解决部分突发的、棘手的问题,但对教师和家长来说,都不适宜长久沟通。假如将网络功能应用于家庭教育指导:班级创建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发表问题、回复留言,家园联系将会更便捷、紧密、有效。

小班刚入园,我们组建了班级微信群。家长和教师约定:时间、条件允许,每天中午12:30—1:00最好都到班级微信群里冒个泡,看看有什么新信息。家长有问题会在群里留言,如:**小朋友早晨呕吐,需要特别关照;**小朋友头发太长,却总不愿意去理头发,希望老师帮助做做工作……教师有需要家长配合的要求也在群里留言,如:最近开展什么主题,家长们可以和孩子谈论些什么话题;3月8日妇女节,准备邀请妈妈们来园联欢活动,请妈妈们说说喜欢什么形式的活动……班级微信群使用了将近1年,群的活跃度一直很高,深受家长喜欢和支持。本学期刚转学过来的乐瑶小朋友的妈妈不止一次在群中发出感慨:这样的班级微信群,真的很好!

2. 将网络功能应用于家庭教育指导,满足了家长对音、视频信息的需求

幼儿园是幼儿走出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个舞台。家长们对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有着很多的担心和牵挂,特别是刚入园的孩子:喝水了吗?会和小伙伴共同游戏吗?早上送过去哭了,现在还在哭吗?午饭有好好吃吗?……如何让家长放下心将孩子送入园,了解和信任幼儿园?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孩子在园的情况拍摄下来,让家长在亲眼目睹中安下心,放心地将孩子送进幼儿园。以往的照片和录像资料,总需要教师冲洗照片或者制作光盘,再集中一个时间和地点播放给家长看,给教师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家长也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错过了交流的最佳契机。

将网络功能应用于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可以把孩子在园活动的照片、录音、录像直接上传到班级网站、QQ群、微信群中,家长们可以随时点击收看或者下载这些视频或音频文件。该方式减少了教师重复、繁琐的劳动量,家长们也可以更快、更多、更及时地了解幼儿在园的信息。比如:在家长担心孩子不主动喝水时,发上几张孩子排队喝水的图片到微信班级群聊中;录一段早晨还哭闹不来园的孩子和同伴开心游戏、学习的视频发送到QQ空间等等。教师还可以上传孩子们在三大游戏、区域活动、手工操作、科学探索等活动中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该音、视频资料还能被家长下载、接收,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珍贵足迹。

3. 将网络功能应用于家庭教育指导,更利于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互动

一般情况下,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有限。因为人数、时间、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家长没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活动也总是以教师为主导,家长被动参与,积极性不够。网络沟通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在班级网页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近阶段普遍性问题或该年龄段幼儿所需注意问题提出讨论,家长们能够在问题回复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教育理念。许多的家长也是育儿专家,他们的教育观点和方式不会输给老师,每个问题后面的系列回复,将会全面、有效地帮助家长解答疑惑、传递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还可以借助班级网页对家长进行健康、卫生、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提示,鼓励家长上传育儿文章,进行保育和教育经验的交流。

4. 将网络功能应用于家庭教育指导,能激发家长的“主人翁”意识

将网络功能应用于家庭教育指导,鼓励班委会成员创建班级网页、QQ群、微信群等。作为网页或群聊成员的每位家长,都可以在班级页面或群聊里主动发言或者提出倡议,每位家长都有机会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倡导或参与某项活动。在我们的班级微信群聊中,常常会有某个家长倡议开展活动,如:带孩子到孔庙喂鱼、到银湖公园踢球、到某个小朋友的老家喂兔子等。家长们有空的参加,没空的还有下一次机会。班级微信群聊里,几乎周周有活动。家庭之间自由组合,结伴参与这些活动,使得孩子们的节假日生活丰富多彩,孩子们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增多,社会性获得了发展,也更喜欢自己的班集体。家长们的这种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体现在对教师发布在网络空间里的家园合作内容,如:穿校服、帮助孩子丰富主题活动内容、到幼儿参加某些亲子活动等,家长之间会相互提醒,主动为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班级大小事件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家长们也是班级“主人翁”。我们上一届孩子已经毕业了,家长们却舍不得退出QQ群,偶尔会有人在群里发出聚会邀请,走进不同小学的孩子再聚会依旧亲密无间、难舍难分。

二、网络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形式

网络沟通是利用基于信息技术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来实现信息沟通的方式,因为信息技术的不同,产生了不同形式、不同特点的网络沟通平台。教师与家长之间开展的网络互动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电子邮件、微信、飞信、QQ群、班级博客、班级网页等等。其功能都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存在问题,获取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家园同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家长们了解了老师,了解了幼儿园工作后,也会主动来关心幼儿教育,信任教师工作,给予幼儿园教育工作更多的支持。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经常使用的几种网络家庭教育指导方式。

1.手机微信群聊

以班级为单位,组建手机微信群聊(组建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委员会代表,可命名为“**幼儿园**班”)。因为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传播内容比较广泛,并且以手机为载体,家长都是随身携带,使用的频率非常频繁。在该群聊中,幼儿有什么情绪、身体问题,家长可以留言;教师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也可以发布。双方均可以在时间适宜的时候进行,避免家长打扰教师带班或教师找不到家长的尴尬局面。组建时间可以是在新生家长会,如有插班生再进行逐一通知。因为该方式需要网络在线,所以,教师和家长最好约定一个在线时间,每天登陆,进行短暂的了解和交流互动。作为班级工作区域,也应要求家长不在群中发布不适宜内容或邀请非班级成员参加,做好幼儿信息保护工作。

2.QQ群

QQ群的功能非常强大,群主在创建QQ群后,可以邀请班级成员或有共同育儿话题的家长在群里交流,还可以使用群BBS、相册、共享文件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教师可以将幼儿在园的活动照片、视频发布到QQ群相册或文件中,家长也可以上传家庭假日小队的活动照片与他人共享。该行为既可以防止电脑文件保存不当而发生的资料遗失,又方便班级成员读取、下载。QQ群还能实现在线实时互动交流,家长与教师在群里可以自由对话、自由谈论,方便教师与家长进行育儿话题讨论。该功能虽然微信群聊也具备,但是手机打字毕竟不如电脑方便、快速。对于多人同时在线的沟通,如:育儿经验交流、网络家长会,建议还是使用QQ群来得便捷。家长和教师还能使用 QQ群相册功能,为各种主题的照片配上音乐和动画,制作成精美的成长VCR,共同欣赏、分享。

3.E-mail

E-mail就是电子邮件,它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资料非常快速地传递给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费用极其低廉。E-mail传输的信件内容只有收发双方可以阅读,适合一对一的家庭教育咨询或指导。对于隔代教育家庭来说,以这样的方式直接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比把问题交给容易忘记的老人带回家转告来得适宜,信件的内容应该有目的性和指导建议,让家长明确所需配合教育的地方,获取家长支持、配合。

4.微博(博客)

微博即微型博客,因为申请容易,管理简单而备受人们欢迎。微博的作者不需要撰写很长的文章,大部分人用微博表达心情、传递通知、转发信息。因其提供的内容是公开的,更利于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在微博中发表班级教育计划、班级最新动态、温馨提示或班级新近学习的歌曲、童谣,方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活动。很多的家长也有博客,多个博客之间可以进行链接,扩大彼此的博客圈。班级最新动态能快速地在家长圈中传播,家长们可以浏览、下载所需资料或者进行留言,互动效果好。

5.幼儿园网站(班级网页)

幼儿园网站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园所介绍、园景园貌、家园互动、特色展现、园丁风采、留言板……在这里,家长能够客观、全面的了解幼儿园的办园模式、师资状况、教育理念、还能够浏览其他家长的育儿心得或专家们的指导性文章。教师可以将班级的最新动态及时上传至幼儿园网站中班级所在页面,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近阶段的在园活动内容,明确家园共育所应注意的事项。

5.飞信

飞信就是通过手机或计算机实现发送短信的功能,大致与手机短信一致。因为它借助于网络,所以不产生手机短信费用。如有需要一次性通知所有家长的问题,以飞信的方式进行将会节省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该联系方式也可以进行与个别幼儿家长的交流。家长们收到飞信后,可以及时回复短信给老师,实现家园双向交流。

二、网络家庭教育指导的注意事项

1.网络上的“言谈举止”要注意维护教师形象

现在人在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空间中的交流方式会比较随性,用词趋于幽默、滑稽,不受约束。但在以网络方式进行的家庭教育指导中,教师应摆正自己的指导位置,为人师表,不随意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发布不良影响照片,以真诚、文明、健康的文字语言进行教育指导,真正落实网络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

2.网络内容及时更新

网络的生命力在于信息更新。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网络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都应及时上传新的文字、照片等资料,回复家长的留言,家长才愿意上网访问,班级网络空间也才能焕发生命力,具有教育作用和意义。

3.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

网络是个信息传递迅速的地方,也是个内容涵盖广泛的场所。不少不法分子会利用网络收集信息进行诈骗。许多家长喜欢在网络中“晒”孩子的“萌照”,分享生活中的有趣事情(照片会暴露家庭住址);部分家长还会在微博或其他网络场所提到自己孩子所在的幼儿园以及孩子的全名。这些资料,可能会给他人留下可乘之机。因此,教师和家长在网络沟通中,应注意不涉及孩子的全名、家庭住址、所在幼儿园及班级的内容,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同安区兴国幼儿园  陈文静)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