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巾帼风采 >> 巾帼文明岗
厦门市第二届十大杰出母亲评选之三
她总乐呵呵,邻居羡她幸福
发布时间:2007-08-15

      连续两次找边凤英采访都没成功。6月末,她带着丈夫张明久北上福州,做了肾脏的摘除手术。7月23日,她又带着儿子去北京,送他去美国读书。
      “一切都越来越好了。”家住松柏社区的边凤英看上去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已经48岁的她,每天都是笑容满面。她说,不笑,那还能怎样?
      “老公身体好了,儿子也出去读书了,我呀,也没什么可盼的啦。”她现在在一个药店打工,每个月800块钱,维持一家生计,“挺不错了。”


    把药店贱价卖了,全心全意照顾丈夫


      “不愿回想了。”边凤英不愿意谈及最艰难的那两年时光。
      丈夫没生病时,家里条件还不错,买了房子,夫妻俩开了个药店,生意也不错。2002年,张明久被查出得了尿毒症。儿子那年要读高三。刚开始,边凤英想坚持,丈夫治病、儿子读书都要钱,药店就得继续开。“完全没有时间概念,早上5点起来,做饭给他们父子俩,然后去药店,呆一阵子又回到家里看老公一眼,再回到药店上班,过一阵子又回来看他一眼。”边凤英天天骑着自行车,“每天像机械发条一样,蹬自行车都是麻木的,就是硬撑。”
      她一直熬到儿子考完大学,才把丈夫带去福州住院。边凤英心里有点虚,除了怕把儿子一个人留在厦门,影响他的学业外,她还想着:“一天一天地熬吧,今天一家人在一起,明天呢?”
      2004年10月份,边凤英坚持不住了,十几万把药店贱价卖了,全心全意照顾丈夫。药店卖得很不舍。“没有心思去谈价钱,只要有人愿意要,我就谢谢他了。”

 

丈夫好转后才告诉儿子,儿子说:“吓死我了”


      2003年10月9日,丈夫做手术,当日,医院第一次下了病危单。之后又下了两次病危单。“大脑里一片空白。”边凤英和丈夫是吉林通化人,在福建没有亲人朋友。她把丈夫带到福州看病,除了病重的丈夫,只有她一个人支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边凤英不敢把丈夫病危的事情告诉儿子,怕影响他的学业,就连丈夫做手术她也不跟儿子讲。等丈夫病情彻底好转,她才告诉儿子,儿子拍着胸口说:“吓死我了。”
      边凤英说,她不愿意回想那“不堪回首”的几年,因为“哭得太多了,不好玩”。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每天边凤英都笑容满面地出门,邻居们不知道她家里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看到她的笑容和她的儿子,邻居还会羡慕地说:“每天那么乐呵,真是幸福啊。”张明久病了一年多,边凤英把药店给卖了,邻居们才知道真相


    救心丸天天带在身上,却不敢跟儿子讲


      边凤英患有心律失常,“心脏有时候跳,有时候不跳”。丈夫病重的时候,她的心脏常常出问题,有时候会忽然倒在地上,必须靠救心丸维持。那个时候,她天天把救心丸带在身上。儿子还不知道她的心脏有毛病。觉得难受时,她捂住胸口,儿子会问:“妈妈,你是不是又难过了?”边凤英只能含糊地回答:“是啊,心里堵得慌。”
      “将来孩子成家了,可能要照顾4个老人,我不想给他添麻烦。”边凤英说,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好,会让儿子有依赖感。“可我就是舍不得跟他讲,让他心里受苦。”
      说起儿子,边凤英就高兴。她双手一拍大腿:“一说起儿子,我就心花怒放啊。他初中奥赛拿了3个奖,高中又拿了2个奖,还是省赛区第一名呢。”儿子在复旦大学读的本科,这次考了全额的奖学金,去美国读书,直接硕博连读,学费不用交,每年学校还给他17000美元的生活费。儿子临走时跟父母说:“不要担心,我花不完。”
      今年暑假,儿子在家只待了13天。边凤英想儿子:“以前在上海读书,过了暑假可以盼寒假,现在啊,遥遥无期。”
      边凤英说,儿子读高三时,正是自己最忙的时候。晚自习儿子也不去,在家帮着照顾爸爸,让妈妈去药店上班。“一个星期透析三次,半条命已经没了,老婆跟儿子非得帮我把那半条命给捡回来,还真捡回来了。”张明久说。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