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巾帼风采 >> 巾帼文明岗
巾帼致富插上科技的翅膀
发布时间:2007-03-19

——记省级科技致富示范基地翔安区内厝镇莲前村
 
 
    近年来,我村妇代会在区、镇妇联直接指导下,在我村党总支的领导下,认真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深化“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并于2004年被评为翔安区“科技致富示范村”。通过不断加大妇女科技培训力度,狠抓我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使我村妇女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普遍增强,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进一步探索“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思路,有力地推动了我村两个文明建设。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致富方向
    我村妇代会紧紧围绕“三农问题”,选好主导项目。针对我村妇女科技意识淡薄,科技水平偏低的实际情况,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明确致富方向,走出了一条科技致富的路子。村两委以“妇联所能”为切入点,引导我村妇女据地域优势和资源特点,选择本地女鞋加工为主导方向,创优势产品,组织广大妇女参与培训,培养出一批女农民技术员、管理员、女科技示范户,使广大妇女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为我村妇女“双学双比”增添了有效载体。
    二、树立科技富民观念,弘扬科学精神
    我村妇代会积极引导妇女姐妹改陋习,树新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通过现场观摩,跟班学技,扩大科技的传播力度,充分发挥妇女组织的作用,我村妇代会委员,妇女代表入户访视,宣传科技致富的道理,引导年轻妇女姐妹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全身心投入学科学、用科技,为本全村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在全村营造科技致富氛围,促进“巾帼科技示范村”的深入开展。
    三、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妇女科技素质
    2006年4月至6月,在区、镇妇联大力支持下,我们先后组织妇女参加“农家女网上行培训班”、“烹饪培训班”、“插花培训班”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参训妇女达两百多人次,多方搭建技术信息平台,为妇女姐妹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以服务促转移,以转移促发展,现已转移我村妇女富余劳动力600多人。如今,一部分农民女技术员、女科技示范户已拥有电脑,能通过电脑网上查询信息,依靠科技致富,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四、开展“传帮带”,树典型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基地
    我村早在90年初,就有30多家规模以下鞋业加工厂,我村的鞋业在厦门以至全国各地颇有名气,鞋业加工流程多,手工细腻,因此最适应女工,然而由于资金、信息、销售渠道等缺乏,导致项目发展缓慢。我村妇代会以开展“双学双比”活动为契机,组织广大妇女参加学习,重点以鞋业加工为主题,并创造条件让一部分女技术员、女管理员、女科技示范户到外地考察,了解情况,感受市场魄力,学习经销本领,为我村妇女共同致富找到了依托。
    我村农家女陈明芳,作为“双学双比”科技致富星火带头人,脱颖而出,现任大家族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她积极组织妇女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规划,科技培训,将成功的经验与姐妹们分享,此项工作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学习科技的良好局面,成功地建立了大家族科技示范基地,为大家族的兴旺奠定了基础。她的星火燎原了整个莲前,把广大妇女富裕之心连结起来,发挥女技术员,女示范户的优势,使我村的“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的创建再次登上新的台阶,给莲前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前景。
    五、扩大小额贷款帮扶面,帮助贫困妇女脱贫
    许多贫苦妇女面临着“致富无门路”,“增收无技术”,“生产经营无人助”的三无情况,我村妇代会配合上级妇联,扩大小额贷款的帮扶面,让部分贫困妇女也能运用科技培训知识,抓住大好时机,选择适宜项目,快速加入科技致富的行列,通过科技致富,我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推动了我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创建“科技致富示范村”,在浓墨重彩的氛围下,涌现出一批以陈明芳为代表的“五好文明家庭”,“教子有方好家长”,“女科技示范户”,并在群众会上进行表彰、奖励。如今,敬老爱幼,夫妻合睦,邻里团结,勤劳自强的好风气在群众中已养成,伴随着我村主干道全面贯通水泥硬质路,家园清洁,村容整洁,我村巾帼唱响科技致富的主旋律,早已插上科技的翅膀飞上蓝天......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