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奉献的年代,也是一个创业立志的时代。一位平凡的女性用她那颗支持海防、奉献国防的爱心在支撑着爱情和家庭,支撑着自己的事业,以她的自信、坚定和真诚换来了社会的信任和尊重,以女性特有的人格魅力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她,就是现任中山社区居委会事务副主任——好军嫂伊秀蓉。
默默无闻,甘于奉献
伊秀蓉是一名部队的随军家属,1998年从山东随军来到厦门,丈夫在海军厦门水警区司令部工作,随军前在家乡做过近十年的代课教师。来到厦门后,她面对的是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差别,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加上作为军人的妻子,要比常人承受更大的压力,丈夫三天两头24小时值班,有时又要出海、出差、学习等等,甚至一走就是几个月,为了照顾好孩子和家庭,做好丈夫的贤内助,伊秀蓉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愿望,全心全意地照顾丈夫和孩子,默默无闻的支持着丈夫的工作,无怨无悔。
鼓起勇气,寻找自我
几年来,伊秀蓉一直精心照顾家庭,让身为军人的丈夫能够全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逐渐适应来到厦门的生活之后,伊秀蓉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自己的思维跟不上社会的进步,她决定出去工作,在支持丈夫支持国防的同时也为社会做一份贡献,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然而,厦门人才济济,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迈出这一步需要很大的勇气。在丈夫的鼓励和支持下,伊秀蓉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2005年8月份的厦门市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抱着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她重新拿起书本,拿出当年参加高考的干劲,全力以赴投入复习。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有所收获。在中华街道100多名考生中,她以位居第四名的笔试成绩取得了面试资格,这对她是一种极大的激励,更坚定了她想出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然而接下来的考验更加严峻。计算机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她在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丈夫的鼓励和悉心指导下,伊秀蓉进行了整整一个月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伊秀蓉被中华街道正式录取为社区工作者,就这样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困难和压力接踵而至。然而伊秀蓉不仅没有退缩,反而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更强大的毅力去面对,去克服,因为她坚信一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
第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便是语言关。她所在的社区是中华街到中山社区,地处厦门市老城区,说闽南话的居民比较多。刚进社区的时候,伊秀蓉经常被居民的一个电话一个问题搞得一头雾水。为了更好的服务辖区居民,她下决心学说闽南话。她说:“如果跟居民最起码的语言沟通都做不好,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又怎么能为居民办实事呢?又怎么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呢?”丈夫鼓励她说:“不管到哪里工作,做什么事情,都得你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来适应你。学闽南话对我们北方人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不也有很多北方人学会了吗?你就当作重新再学习一门外语,也就不那么害怕了。”望着丈夫充满关爱与信任的眼神,她再次鼓足干劲,拼命学习闽南话。她买来了磁带和书进行自学,一边听一边说。此外还坚持看《闽南通》电视节目,平时跟同事聊天时也不忘练习闽南话。不到半年时间,伊秀蓉终于学会听闽南话,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在工作中拉进了与居民群众的距离。
第二道关就是业务知识关。刚进社区的时候,她做的是计生方面的电脑统计工作,这是非常细而又十分谨慎的工作。伊秀蓉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有时她为了核对一个数据要在电脑上寻找半天,并且还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她就不厌其烦地查找书本,请教计生办的专业人员,直至把问题逐一解决,成为业务能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由于伊秀蓉个人的不懈努力,满腔热情地工作,热心为居民办事,她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和支持。在今年4月份社区换届选举中,她高票当选为社区居委会事务副主任。
伊秀蓉不仅是丈夫的好妻子,也是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多年来,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选择军人,她无怨无悔,走出家庭,她信心百倍。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为我们树立了与时俱进的好军嫂形象、自强自立的新女性形象,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所有的军嫂们:“走出去,海阔天空!”
这就是我们的好军嫂——伊秀蓉! (中华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