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巾帼风采 >> 巾帼文明岗
乐于奉献  求真求实  
发布时间:2006-03-06

      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山头社区的各项事业,曾先后荣获厦门市“劳动模范”、“优秀妇干”、“三八红旗手”、“女能人”、“文明市民”及省“优秀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所任职的翔安大嶝街道山头社区也先后获得“福建省文明村”、“省园林式花园”、“厦门市计生合格村”、“翔安区生态文明村”等光荣称号。她就是一个有着20多年党龄,默默耕耘在一线的女村官,一个20年连任大嶝镇山头村党支部书记的厦门市劳动模范郑淑贤同志。
      大嶝街道山头社区地处大嶝岛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行政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273户,共937人。“房子老,好路少,柴草垃圾满街倒。”这是过去山头村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及镇党委、政府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郑淑贤同志带领山头村两委成员坚持以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为重点,以移风易俗,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为突破口,狠抓文明和谐新村创建工作。如今的山头村文明新风扑面,在绿树红花点缀下,整齐干净的水泥路代替了乱石绊脚、柴草挡道的烂泥路,人人讲文明守纪律,家家户户团结和睦,勤劳致富。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文明新气象。
      一、激活主体  措施到位  促进文明新风普及全村
      作为第一责任人,郑淑贤同志深深的认识到创建文明村,群众是主体,领导是关键,措施是保证。近年来,她带领村班子成员根据该村的特点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对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激发村民的创建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同时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让文明新风普及全村。
      (一)宣传到位。经常利用广播宣传车、村宣传橱窗、板报、标语等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宣传文明新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措施,倡导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兴学重教,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以及邻里友爱、互助共进、热心公益的文明新风。倡导助人为乐,敬业乐业,服务大众的良好民风。去年共出版了宣传专刊12期,张贴标语、横幅80多条,广播播音上百次,分发宣传资料3000多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村吹起一股文明新风,如今的山头村民整天将创文明村、做文明人挂在嘴上,群众这一主体被充分激活了。
      (二)加强指导培训。为倡导“讲文明、树新风”、“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活动,她认真组织,以村文明学校为阵地,邀请镇分管领导下村,围绕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系统地开展“三德”教育培训。本着农民“缺什么就宣传什么,农民急需什么就先宣传什么”的原则,有的放矢地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如扶持和发展良种蔬菜种植,与厦门市农科所合作,免费为村民提供白皮花生良种,并深入田间指导,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现全村有1/5的蔬菜种植户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邀请区农艺师对村集体龙眼林管理进行培训,改变了过去由于海岛环境恶劣导致龙眼林只开花不结果的状况,龙眼喜获丰收,为村民及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三)保证活动场所。精神文明阵地建设是创建文明新村的重要保障。为了丰富村民在闲暇时间的文化生活,她东奔西跑,积极筹集资金,修建了一个篮球场,太公池老人活动中心、古榕休闲地、露天剧场等文化设施,让村民有专门场所打打球,聊聊天,看看电影,受到了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投资20万元新建一座可同时容纳300人的民俗园,为村民举办婚庆礼仪、各类讲座、联欢会,提供场所,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娱乐品位。去年12月10日,是本村村民郑宏勃的大喜日子,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在村民俗文化园举行。这场婚礼虽然简单,但意义重大,从新人种下常青树、区镇领导送祝福、到共进结婚自助餐,三个环节仅用两个小时。费用也由原来的3万元降至3千元,为新郎新娘节约2.7万元的开支,同时也为我镇的婚事新办开了先河。
      (四)树文明新风。去年初,她认真组织村两委制定实施意见,真正把这项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依法治村之路,在全村树立浓厚的文明氛围。与此同时还经常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不仅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并且协助村党支部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抓好治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组织护村队开展夜间巡逻看护,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协助边防派出所管好私房出租户和外来人口办理暂住证、计生审检证;积极开展民事调解,预防矛盾激化,民事纠纷调解率达100%,帮教措施落实,预防重新犯罪。坚持不懈的做好计生工作,紧紧围绕“三不变”、“三落实”、“三为主”推行“三结合”实现两个转变,保持“六好三无”合格村标准;充分发挥团、民、妇、计生协会、老人协会等群团组织作用,继续在全村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活动,重阳节开展敬老尊老,慰问孤寡老人活动,使全村坚持树立“敬老爱幼”新风尚。以移风易俗促创建,积极开展“六提倡、六反对”为主题的破除封建迷信,传播科学思想的宣传教育活动,发动村干部、党团员、老人协会等成员组成宣传劝导队,走家串户宣传“迎神”、“请火”等封建危害性,利用村广播、墙报、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和媒介,开展经常的宣传教育“攻心”活动,把思想工作做在平时,并在全村一年一度的民俗日,号召党员干部带头拒绝大吃大喝,并组队打扫全村卫生开展创卫活动或开展文艺活动等,许多群众深受鼓舞,自觉地把普渡日改为创卫日、文化活动日。近年来累计每年为村民节约资金9万余元;编写《树文明风,做文明人》倡仪书,倡导婚丧喜庆不大操大办,并从干部带头做起。婚礼新办,丧事简办已蔚然成风。村里的殡改火化率和骨灰寄放率始终保持2个100%;此外,积极开展知识竞赛,专场文艺演出,开展咨询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三热爱”教育,培育各种典型,树立文明风尚。
      二、树立典型  以点带面  扎实推进文明新村创建活动
      郑淑贤同志深深地意识到典型事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以抓典型户来带动、促进全村273户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的形成,扎实推进文明新村创建工作。在文明建设中,山头村两委围绕文明和谐新村的创建,把抓好农村“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细胞建设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拓展和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村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荣誉感,使农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快速提高。到目前为止,已评出135户文明户,占全村户数的55%。具体的作法是:由各个村民小组推荐报送文明参选户,发动村民小组代表进行民主评议,再由村两委组成的审核小组进行集中审核,最后张榜公布,对选上的文明户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这一活动当选文明户的更加认真维护好自身的良好形象,未当选的谁也不愿意落单,自觉向文明户队伍靠扰。农民积极向上的荣誉感被激发了。农村移风易俗、家庭和睦、村容村貌治理、社会治安秩序的维护得到了积极的推动,整个村庄呈现出一股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
      三、加大力度  美化环境  积极创建文明生态村
      去年郑淑贤同志根据区委、区政府建设生态翔安的目标要求和工作部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引导广大农民走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认真组织该村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按照“三化”(硬化、净化、绿化)的总体要求,着力改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村容村貌,促进文明生态村培育工作的稳步发展。 一是努力做好绿化及卫生保洁工作。投资3.5万元建成一个绿化地,面积600平方米。村成立卫生保洁队伍,每天打扫村间道路,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公共部位、房前屋后硬质化,房前附建花坛,进行植树,养花,美化环境。与此同时,保持全村沟渠排水畅通,及时组织清理污水、淤积,根治卫生死角。二是依据新村建设规划,从“五通五改”入手,全面改造旧村,建设新村,取得了显著成效:建设新房111栋,建筑面积达13320平方米;拆迁旧房36户、25栋,计3360平方米;彻底消灭传统式旱厕,新建标准化公厕3座;新建集中养猪场3处,猪舍全部外迁,人畜分离;自来水普及率、电入户率、程控电话普及率均达100%;新建水泥路7条,包括环村公路、村间路共1781米,并做到两侧绿化、美化。近段来,投资近10万元,种植了3400平方米草坪、360棵芒果树、300棵三角梅、12000株小花草和建设一个小绿化广场。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她始终相信:收获永远属于勇于锤炼自我、突破自我、努力耕耘的人。(翔安区妇联)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