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巾帼风采 >> 巾帼文明岗
盛开在财政战线的一朵“奇葩”
发布时间:2007-03-27

      2007年2月14日,正好是情人节,这一天对于厦门市非税收入管理中心的巾帼姐妹们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不是因为她们收到了大把来自爱人或者恋人的鲜花,而是她们多年来的愿望这天终于实现——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正式授予她们“全国巾帼文明岗”的光荣称号。
      这是一个特别讲奉献、特别讲创新、特别讲服务的优秀巾帼团队。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财政票据管理以及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工作,岗位平凡,工作繁杂,谈不上权力,更没有显赫的地位。但是,市非税收入管理中心全体干部职工都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数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她们以出色的工作、创新的精神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上级机关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同时也锻造了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的非税收入管理干部队伍。
      近年来,厦门市非税收入管理中心以“建满意窗口,创文明岗位”为目标,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有的改革措施被财政部、省财政厅分别在全国和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绚丽的文明之花结出丰硕的文明之果,自2003年3月以来,中心先后被授予“省巾帼文明岗”、“全省财政系统行业作风建设文明示范窗口”、“福建省财政系统2002-2005年度先进集体”、“2005年全省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先进集体”、“厦门市群众满意基层单位”、市直机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07年2月,她们赢得了“全国巾帼文明岗”的光荣称号。中心多名干部职工先后被授予“新长征突击手”,“巾帼建功标兵”,“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优质服务,打造满意“窗口”
      作为财政部门的“窗口”服务单位,中心的干部职工想服务对象之所想,急服务对象之所急,努力提供优质、准确、高效的服务,财政票据、契税征收服务窗口实现“零”投诉,群众满意率达100%。
      她们在办公场所配备了饮水机、报架、休息点等服务设施,工作中以“三笑、四声、五一样”为标准,即“微笑问候、微笑解答、微笑道别;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反映问题有回声;生人熟人一样尽心、大户小户一样周到、忙时闲时一样耐心、大事小事一样热心、批评表扬一样接受”,努力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她们推行电话预约、主动上门办理票据核销,变被动等待用票单位来中心核销票据为主动到基层单位现场办理。她们公开岗位职责、办事程序、承诺办事时限等,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方便了用票单位及社会群众的查询与监督。她们推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实行“窗口定时收件、限时办结”的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她们认真整理契税相关文件资料,将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减免、退款等工作流程修订成宣传单,举办便民咨询等活动,让纳税人“知税、会税”,强化依法纳税意识,实现契税征收“应收尽收”。
      有规矩才有方圆。为保证中心各个工作流程和各窗口的衔接畅通,她们结合服务承诺,制定并完善了《文明窗口建设标准》、《岗位工作职责》、《窗口服务规范》等42项内部管理制度,从接待办事人的语言、举止到行为都进行了规范,做到工作有标准、岗位有职责、行为有规范,提高了窗口服务质量。她们通过制作“巾帼文明岗服务卡”、召开“行风评议座谈会”、设置“意见箱”等形式,积极引进外部监督机制,强化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了窗口服务水平。
 
热心公益,构建和谐社会
      中心结合岗位创建,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她们热心资助同安区莲花镇内田小学孤儿陈坤泉、翔安区新店镇莲河中学贫困女生彭亚圆,帮助他们继续完成学业。她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在“万人献爱心”、“慈善一日捐”、无偿献血以及扶持弱势群体的“阳光工程”活动中,踊跃捐款捐物。她们利用休息时间上街清洗电话亭等公共设施,到海边沙滩清理垃圾,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中心还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利用双休日,放弃个人的休息时间,走出办公室,到公共场所举办服务跨越发展便民活动,现场提供财政票据管理、契税征收政策咨询,现场办理契税减免收件受理等,进一步增强了用票单位以及广大社会群众的法律意识与依法纳税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她们积极参与“巾帼志愿者大行动”,主动融入新农村建设“金包银”工程、与村妇代会结对子等活动,热情参与做好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导游工作。
 
开拓创新,争当改革“标兵”
      中心紧紧围绕加快“海西”建设和服务跨越式发展,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总结非税收入管理的新经验、新模式,争当财政战线改革的“标兵”。
      她们研发财政票据电子化开票管理系统,有效防范腐败现象。2003年,中心总结分析历年财政票据管理经验,深入用票单位第一线开展调研,将原有447种财政票据归并为四大类42种,大大降低了印制成本,节约了财政支出。同时与软件公司配合,开发财政票据电子化开票管理系统,构架了一个环环相扣、时时监控的现代财政票据管理新模式,从而进一步规范了收费、开票行为,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从源头上防范了“乱收费”、截留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曲线转移收费资金等现象的发生。财政部、省财政厅分别在全国、全省推广了厦门的这种做法。2005年元月,福建电视台《纠风之窗》栏目对中心的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对中心开发的财政票据电子开票、自动化核销管理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它,不仅规范了财政票据管理,而且为行政事业单位排忧解难,树立了财政系统基层窗口新形象”。
      她们开通网上办证新通道,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2004年,她们在全省率先设计使用了微机套打、网络管理的《财政票据领购证》,实现数据资源共享。2006年,她们开通《财政票据领购证》网上办证的绿色通道,以“不打烊”的方式提供24小时服务,方便服务对象办事,实现了非税收入管理窗口前移。
      她们不断规范征管工作,提高征收服务质量。2006年她们根据我市契税征收管理特点,研发《厦门市契税征收管理信息系统V5.0》,依托市房管局局域网,实现了全市联网、电子化开票、数据集中的业务处理模式,整体上提高了我市契税征收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完善了监控机制,使各个岗位工作衔接融合,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内控体系,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违规事件的发生,实现了对契税完税证、缴款书等票证使用情况以及税款缴款入库情况进行计算机监控和管理,保证契税征收做到“应收尽收”。该做法为全省首创,得到省财政厅的充分肯定并向全省推广使用。(市直机关妇工委)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