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巾帼风采 >> 巾帼文明岗
巧手编织创业梦—— 记翔安区创业女能手谢玉龙
发布时间:2010-04-27

提起厦门翔安区大嶝街道浔窟社区的谢玉龙,人们都无不举手赞誉,称她是女能手、妇女致富带头人、活菩萨……,她曾被评为市“双学双比”女能手,现为大嶝街道妇联执委,翔安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0多年来,凭着她的勤劳、智慧与勇敢,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致富道路,成为了我市农村妇女勤劳致富的楷模。

转变观念谱写创业歌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家庭困难,小学毕业的谢玉龙就在本村学起珠绣,90年代初与本村青年结婚,像村中其他姐妹一样,过上了生儿育女、勤劳操作的农村生活。由于大嶝属于小岛屿,土地少,男青年多数外出捕鱼或劳务输出,留在岛上的多数是妇女、小孩、老人,玉龙家和其他多数家庭一样收入低,日子过得紧巴巴。为了改变生活状况,1991年,玉龙在家自办小型绣花厂。办厂初期,仅凭借她原先学的一点珠绣技术,玉龙很快便觉得自己“江郎才尽”,为了尽快提高工人的绣花、珠绣技术,她跑遍整个大嶝岛,虚心求教,加上自己天生聪颖,珠绣样板在她手中总能编出新花样,这样一来,她给客户下的样板单屡次创新,博得客商一致青睐,因而她的珠绣厂的业务量逐步得到提高。由于她讲信用,工资总能按期兑现给工人,到她厂来做珠绣活的姐妹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50人,500,3000人……她也成了大嶝岛出了名的珠绣女能手。

勤劳智慧编织创业梦

初次创业成功,给了谢玉龙极大的鼓舞,她常说:一花独放不是春,如果能让整个大嶝乃至整个翔安、整个厦门地区失地妇女姐妹都来做珠绣活,那种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局面才叫人高兴呢!如何做大做强自己的绣花厂,带动更多的姐妹增收致富,成了玉龙心中暗自下定的决心。

敢想敢做,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在谢玉龙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始终认为,企业要发展,技术创新是根本。因而,她加大力度培育技术骨干队伍,带领技术骨干潜心钻研,不断创新珠绣样本,同时通过技术骨干采取分散“分点”的方法,把各社区的闲散妇女劳力集中起来,先进行集中培训,然后让家庭妇女把绣花、珠绣等手工活带回家,边挣钱边料理家务,使大嶝岛的多数妇女做到理家务与挣钱补家两不误。小小的大嶝岛就有500多名妇女在做玉龙的珠绣活,为此,大嶝姐妹们每年约可增加收入500余万元。然而,玉龙并不满足于此,她先后跑遍翔安每个海域整治村以及开发征地后失地村庄,跑遍同安、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广东等地,做了大量市场调查,发现这些地方珠绣市场还是蛮有前景,于是,她又把市场做到省内外,目前省内外设点100多个,拥有产品检验员50名,女工3000人,高峰期达到5000多人,年收入达1000多万元。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目前,玉龙的绣花厂已经从小型作坊到大型的厦门巧手绣花厂,同时她又办起了厦门欣捷龙包装有限公司。两个公司招收了大量的女工,自己走上富裕路,也带领了众多姐妹脱贫致富,带出了一批致富女能手,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拳拳柔情爱心报社会

谢玉龙如今已是全市致富的女能人,可她富了不忘国家,发了不忘乡亲父老。她诚实纳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妇联开展的“春蕾计划”活动中,她带头踊跃捐款80000元资助我区7名贫困女大学生圆大学梦;在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她带头捐款建设了灯光篮球场;在大嶝中学举办35周年校庆之际,她也捐献庆典所需的礼品袋;在认祖归宗,编写谢氏族谱遇到资金紧缺时,她捐资支持,为海外侨胞认祖归宗尽一份力量;厦门慈善功德会巨资捐款榜上也留下她的芳名……(翔安区妇联)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