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巾帼风采 >> 巾帼文明岗
“双学双比”女能手刘冬玲的创业事迹
发布时间:2011-08-18

1995年的正月初九,当人们还沉浸在新春佳节的欢乐气氛中,刘冬玲的厂房就迫不及待的动工了,这是个建筑面积只有两百多平方的简易搭盖,虽然小但在当时也足够他们小打小闹了。这是刘冬玲的第二次创业,第一次是在1989年年初,当初是租了山边大队的旧仓库,本做的还算顺利,但1989年底的北京大学生游行及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制裁,使得他们的订单被客户取消,最终不了了之。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累积经验,刘冬玲和她丈夫既是老板又是技术员,更确切的说是工人,不管是车间生产操作或装车卸货,他们俩都要走在前面和工人一起做,有人来拜访根本不知道哪个才是老板。

那时他们的客户大部份在广东深圳,当时的快递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从打样品到收货款都要亲自跑,常常是坐半夜的大巴,隔天早上到达深圳办完事后又马不停蹄的坐大巴回来,特别是每个月刘冬玲自已一个人去收款的时候,每次都要打扮的像个打工妹,背个旧旧的行李包,里面装着几万元货款,还要装做心不在焉的样子望着窗外,其实内心那个紧张啊,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每个细胞都警惕着。

经过几年的用心经营,工厂慢慢的扩大了,员工增加至几十人,年产值也比创业初期翻了几倍。因为规模的扩大和客户的增加,刘冬玲和她的丈夫也慢慢的从生产线退居二线,全面负责管理。人家说“创业容易守业难”,这句话一点也没错,特别是两夫妻一起参与管理一个企业,意见的不同和决策的分歧,常常争的脸红脖子粗,不欢而散。但是工作上的争执并不能影响到家庭的和睦,她就和丈夫约定,工厂的事回到家里就不再讨论,这样不仅有利于家庭稳定,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儿女的健康成长。

2001年,刘冬玲得到厦门市政府的关心,可以通过购买企业用地,让他们有机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使得原来的违章搭盖可以合法化、规模化。同年年底,工厂也从原来的小规模纳税人申请成立了一般纳税人,并正式更名为“厦门市永吉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成立一般纳税人后可以开增值税发票,让他们的生产经营更加规模化,建帐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有利于他们和一些有信用的客户合作,也能够达到一些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客户的要求。

公司成立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081月,新的劳动法颁布实施,让一些企业措手不及,刘冬玲的公司同样也吃了亏。新劳动法规定企业没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必须支付员工双倍工资,刘冬玲以为都是一些老工人了,做的好好的没必要,况且一些员工也以为和企业签了合同就必须做到合同期满才可以辞职,也不愿意签合同。直至087月份,有两个员工因为渎职被批评,竟跑到劳动局告公司没签合同,因为事实存在,公司因此蒙受损失。吃一堑长一智,从此所有员工一律在试用期满一个月后都要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多招收一些本地的富余劳动力到公司上班,并为每个员工缴纳社保,让员工享受到厦门健全完善的社保制度。现在,刘冬玲他们小有成就,致富不忘回馈社会,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他们都向东瑶小学捐赠奉献爱心,虽然没有能力作出更多的贡献,但是她相信,这种小小的爱心会一直持续下去。

公司刚成立时注册资金只有50万元,现在已经增资至200万元,他们的产品从原来的电话机配重块转型,主要做运动器材的配件,自己开拓出口业务,产品出口巴西,并且和一些优秀的厦门本地运动器材生产厂家配套,特别是和厦门市美家龙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的合作,连续几年她的公司都被美家龙公司评为优秀供应商,年年受邀到外地旅游开年会。

十五年来风风雨雨,有开心、有泪水,更有说不尽的酸甜苦辣。(海沧区妇联)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