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郑立英与郑允胜结婚后,从此便与一个特殊的家庭紧紧连结在了一起:婆婆和大姑子患有先天性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家人的长期照顾。面对这样的家庭,郑立英毫无怨言,她相信“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进了这个家,那么这个家的所有人都是自己的亲人,没有人会抛弃自己的亲人吧。”。从此,她无怨无悔地同丈夫一道承担起这个家庭的全部责任。作为家里人,她悉心照顾着家中的老人、大姑子,每天给她们洗脸、换衣服、喂饭、洗衣服、吃药;作为社会人,她任劳任怨地在外面打扫卫生赚钱养家,供养两个孩子读书;生活虽然清苦,但因为她的勤劳、乐观、豁达,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睦睦、快快乐乐。
郑立英的婆婆患有轻度智力残疾,且经常还伴有不自控的双手抖动。为了防止婆婆发病时伤到自己,郑立英把家里热的烫的东西都小心归制,并且耐心地提醒婆婆不要去碰去端,需要的时候就叫别人帮忙。
除了婆婆,郑立英还有个患有智力障碍的大姑子要照顾。郑双喜除了会自己吃饭后,其他的基本上都要别人帮忙料理。郑立英便细心照顾她,为她洗澡擦身。为了怕大姑子常年不运动落下毛病,郑立英一有时间就教郑双喜要多运动,哪怕只是简单地上下楼梯或者在平地上走来走去。郑立英还耐心地教大姑子一些自理的动作,比如穿衣服、叠被子等。
2010年,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郑立英的大嫂因为意外身亡,留下了两个还未成年的幼女。考虑到大伯的工作早出晚归,顾及不到孩子,郑立英义无反顾的把两个孩子接到身边照顾。她视侄女若已出,精心照顾,并用自己打工赚来的钱供养自己的两个小侄女上学读书。两个小侄女学校的家长会、亲子运动会,她都是以母亲的身份去参加,她觉得这是一种责任。
在别人眼里她是孝媳、是良母、是好弟媳、好婶子,面对别人的称赞,郑立英总是这样一句朴实的话:“照顾老人是我们晚辈的义务,关爱晚辈我义不容辞”。
在郑立英的影响下,女儿小小年纪就充满爱心和孝心。在郑立英收养侄女在身边照顾的时候,郑立英的2个女儿没有丝毫地不满,她们帮着妈妈一起照顾突然失去母爱的姐妹,有好吃好玩的东西总是让给她们,陪她们一起上学一起下课。看到郑立英忙碌的时候,女儿还会主动帮着妈妈承担她们力所能及的家务。
她经常说:“人这一生就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任何困难,只要你接受了,去努力了,就一定能克服的了。”她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也已经开始在憧憬着这样的日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