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巾帼风采 >> 巾帼文明岗
耕耘幼教事业,收获光荣幸福——集美区优秀农村幼教老师余月棉
发布时间:2013-07-30

余月棉,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后溪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儿子刚满7个月的时候,她就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办理了独生子女证,以其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全都奉献给了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近30年来,她一直在幼教这片热土上,执着地追求着,探索着,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关爱,让更多的孩子生活得更加快乐、更加精彩。如今,她在经历人生的各种挫折和磨难后,依然孜孜不倦地耕耘在幼教事业中。

一、 放弃发家致富良机,投身农村幼教事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广大村民提供了发家致富的好时机,余月棉也和广大村民一样,响应党的致富政策,养了四百多只鸡和十几头猪,当起了养殖专业户,家庭经济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迅速改善。正当想乘势扩大养殖规模的时候,一种现象引起了她的注意:村民们在为致富奔忙的时候,却无暇顾及家中的幼儿的生活、教育,孩子们终日在池塘边、公路上、厕所旁边嬉戏奔跑。在一次亲眼目睹一个三岁幼儿掉入池塘,差点溺亡的情景时,曾经当过幼教员的她,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幼儿生活教育岂能这般?她默默地下了一个决定,要她用她的知识、经验、热诚来改变农村幼儿教养的现状。于是,在得到丈夫的理解与支持后,她多方奔走,进行家访,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198411月,在毅然低价卖掉鸡和猪,拆除养殖场后,她自筹资金1000余元,办起了集美区第一家民办幼儿园——“育苗幼儿园”,首批入园的幼儿便达到20余人。从此以后,余月棉把自己所有的心血全部投入到了农村幼教事业当中。

二、 春风化雨润人心,关爱溢四方

育苗幼儿园成立后,余月棉本着“便利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以极低的收费,开展农村幼儿教育服务。为了让适龄幼儿都能入园,接受教育,余月棉对贫困户还减免学费,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她不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而且每日起早贪黑,用自己的满腔的爱照料好每个孩子。许多刚入园的幼儿,因过不惯集体生活,又未养成卫生习惯,整天不是这个哭,就是那个闹;不是这个拉屎,就是那个撒尿;年龄小的幼儿常把大小便拉在裤子上,有时甚至拉在她家床上……她总以雷锋为榜样,从未忘记群众的托付,细心照料每个入园幼儿。她对孩子们毫无保留的关爱,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要求将孩子送入育苗幼儿园的家长越来越多。不仅如此,她还为许多地方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教养员。1996年,余月棉通过多方筹款,在区妇联等部门关怀和帮助下,两次扩大教育规模,建起了三层教学楼,改善了教学环境和条件。

三、 丧子失夫接连打击,重拾信心桃李满园

在教育事业顺风顺水之时,命运却跟余月棉开起了玩笑。201010月的一个深夜,一场车祸夺去了她独子年轻的生命。20116月,患有喉癌和食道癌的丈夫因中风致使病情再次恶化,又一次住进医院进行治疗,然而这次,他却未能够战胜病魔,挺过难关,最终撒手人寰。一年之内,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接连离开人世,丧亲之痛让余月棉无心管理幼儿园。丈夫多年的医疗费用也让家庭的经济陷入困境,她多次萌生了放弃幼儿园的念头。然而,幼教事业一直是余月棉的挚爱,她着实舍不得离开这个洒下毕生心血的舞台。在各级领导和计生部门的关怀下,她逐渐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重拾信心,把更多的爱传播给更多的孩子。2012年,育苗幼儿园得到幸福工程的扶助资金和免息贷款,进行了第三次扩建,园内面积已经从办园之初的60平方米扩大为1200平方米,入园幼儿也增加到了200多人。如今,让余月棉欣慰的是她为当地培养了近2000名学龄儿童,为社会各行各业造就了不少出色的人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余月棉就是这样一支轰轰烈烈燃烧的红烛,为未来撒播着人间大爱。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