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鲜鸿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洪秋凤,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翔安农民,从学校一出来,洪秋凤就在新店水产冷冻厂打工,刚进工厂的时候,在车间当一名质检员,每天都和鱼、虾打交道,其他的真的什么都不懂。当时冷冻厂有三十几个股东,是翔安区第一家做水产品出口的加工厂,同时也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整个新店镇的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
1996年,由于公司股份的重新整合,洪秋凤在父亲的熏陶下,从银行里盘来了250万的债务,买断了所有股东的股份,那时候,她雄心壮志!根本没有去考虑后果的严重性,和如何去偿还这巨大的债务。收购成功后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要怎么去做,当时她只好请人来经营管理,她相信自己的创业目标是正确的,至于管理目标,她也说不准,只能信任别人了。做了三年的水产品,随着养殖行业慢慢的减少,海水的严重污染,商检部门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检验检疫又加大要求,出口产品的生意严重受到了影响,加上工厂的费用又大,那时候,她的整个厂濒临倒闭。她面临着人生创业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那时候,她吃不香、睡不着,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家人很是心疼。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公司面临倒闭,她最担心的是跟了自己多年的员工,担心她们面临失业。
俗话说:置死地而后生。也许这是苍天在考验洪秋凤!当时她头脑很清醒,也不断向友人取经,一次偶然机会和朋友在闲聊,无意间了解到新店镇周边村的农民大部分都是种植胡萝卜,而且大丰收,但产品全部卖给国内市场,且价格又不好,她当时想机会来了,要做就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何不利用这丰富资源就此改行做蔬菜出口呢,相信自己能够创业成功!于是,她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父亲,记得,当时她父亲当场还给泼冷水,意味深长地对她说:“秋啊,做一个新的行业是要从头开始的,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那么容易的,你是一个有家庭的人了,女人家做生意,家庭难免会照顾不周,你要好好考虑。”她明白父亲的一片苦心,心疼她,怕她吃苦。听完之后,她久久陷入了深思。但她知道,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心动不如行动,就这样,成立了翔安区第一家蔬菜出口企业。然而她刚接触胡萝卜,对产品的加工流程、储存方式都一无所知,库房的温度要调多少度?一间库房里面要装多少货?都是随意性的,怕浪费空间,拼命的往里塞,过了几天,要装柜的时候,才发现萝卜不是冻坏掉的就是腐烂掉了。第一年她就这么赔了20几万,真是晴天霹雳,九十年代的20几万,是何等的数目啊。当时,对于还是负债累累的她来说真是个巨大的打击,感觉整个人都快崩溃了。但是,个性好强的她绝不轻言放弃,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她对自己说:“我不是失败,而是还没成功,我只是暂时失利,只要我继续努力,就会有赢回来的机会”。功夫不负苦心人,她的苦心经营终于也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让她在蔬菜这行业中站稳了脚根。
洪秋凤始终坚信有付出才有收获,每到胡萝卜季节,客户的订单都是有固定时间发货,来不及发货就要索赔,经常要加班到一两点,有时一连十几天都见不到小孩说不上话,记得有一次,她女儿哭着打电话给说“妈妈我好几天没见到你了,我好想你”那时的她,任凭眼泪吧嗒吧嗒掉,再也说不出话来。后来想想,才明白当时父亲当时为何泼冷水的原因了。到现在她对孩子还感到很愧疚,亏欠孩子太多了。
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经过公司的不懈努力,在各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公司为翔安区农民建设了5390亩的新型节水喷灌设施。节省了农民劳动力,使胡萝卜亩产量提高了近40%,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这几年翔安成为了厦门建设的新兴热土,洪秋凤感觉到应该紧紧把握机会,再闯一片天地,把公司做强做大。在立足原行业的基础上又开始积极尝试跨行业经营——园林绿化。什么是绿化,如何去绿化,对于一个没有任何行业背景和基础的她来说,真是隔行如隔山。但她想,既然跨出了这一步,再苦再累也要把这行业做的有声有色,于是,她就刻苦自学相关业务知识,孜孜不倦的请教专业技术人员,并聘请他们来进行项目的实际操作,同心协力,共谋发展。有志者事竟成,公司终于在这个全新的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目前公司成功完成“翔安大道两侧绿化工程”5、6标段等绿化项目的建设,为公司进行多种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洪秋凤认为企业扎根于社会,最终要回馈社会,公司在妇联的联系下与贫困对象结对子,资助困难学生,参加了四川赈灾活动、区教育基金会的捐赠等等。
洪秋凤常常说,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说,在创业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遇到困难的时候决不能退却,一定要坚持,而且要勇于知难而上。不懂就学习,认真走好每一步,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不断挑战新的领域,带领公司取得更大的进步。(翔安区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