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思明区莲薇社区的陈京萍。
自从今年3月11日《海峡导报》讲述了我和儿子林于荃的故事后,我就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同桌妈妈”。故事还要从我儿子于荃小时候说起:那时他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幼儿园时就曾获得全国英语大赛铜奖、省赛金奖,全国绘画比赛的金奖等。爱唱爱跳的儿子兴趣广泛,爱下围棋、能上台帅气地表演架子鼓,他一直都是我们的骄傲。
2010年10月,于荃刚上三年级时,一次突然晕倒,被诊断为脑血管畸形“烟雾病”。面对这罕见的疾病,我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在震惊和心疼之后很快冷静下来,想到儿子需要我,我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他,所以我想我再急、我再苦,当面对儿子时,我也要微笑地鼓励他,这样他才能勇敢地面对。活泼好动的儿子在“烟雾病”的折磨下,左脑梗塞,引发右侧肌体瘫痪。但他没有被病痛击倒,在我和医生的鼓励下,我们一起进入高压氧舱,一开始他是躺在病床上被推进高压氧舱的,我在每天治疗的两个多小时一直都要站在他的床边,一边帮他做捏鼻鼓气的减压动作,一边提心吊胆地盯着他刚脑部手术的伤口和正在点滴的药袋会不会因压力过大而撕裂,而自己因高压氧舱的压力过大所造成的耳膜疼痛欲裂,加压减压时的极冷极热等不适,都被我抛在九霄云外,只要于荃能好起来,再苦再难我都能坚持。我们还一起反复地接受康复训练,那些枯燥无味的动作每天都要重复做几百次,年幼的于荃有时会坐不住,我就在他耳边一遍遍地给他讲张海迪等身残志坚的英雄人物的故事,不断地鼓励他,认真地配合治疗,一个月后于荃就奇迹般地能站能走了,但右手和智力却受到不小的影响。
在北京治疗的一个多月里,孩子曾问我:“妈妈,为什么我要受那么多苦呢?”我笑着鼓励他:“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这是老天爷对你的考验,只要你挺住了以后一定会有大出息的。”从北京回来后,因身体原因于荃只能办理休学。在休学期间,厦门的医生曾劝我们放弃对他右手的康复治疗,但我们不愿放弃,始终坚信奇迹会再次发生,所以我们每天坚持在家从最简单的抬手到抓握训练起,坚持给他的右手做按摩和理疗。拔罐、热敷,但凡有一丝希望,我们总是全家总动员投入到新一轮的治疗中。担心于荃以后学习会跟不上,我们节衣缩食地为他请来了家庭教师,从小学一年级的功课开始重新教他。但于荃右手和学习的进步效果始终不理想。
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在全家人的不懈努力下,于荃在2011年秋终于又回到他热爱的课堂,回到同学们的身边。因为这罕见的“烟雾病”随时有可能导致于荃晕倒和发病,学校要求家长要陪读。刚开始由外公陪着于荃一起去上学,坚持了一个学期后,因身体原因加上外公年纪渐大,没办法给予更多的辅导,于荃学习跟不上,这让他极度自卑。屋漏偏逢连阴雨,2011年12月于荃又再次发病,这次右侧脑梗情况更加严重,进了重症监护室。当医生让我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名时,我始终坚信于荃是坚强的,他一定能挺过重重难关。这次发病让于荃连吞咽和说话都更加困难了,连续一周只靠输液维持生命。当他清醒后说话十分含糊,左手也不能动了,生活更加无法自理了。只有我能了解他想要什么,想说什么。
于荃的外公因为过度地担心,身体状况不佳,已无法陪同于荃上课。为了能更好地照顾于荃,我辞去了幼儿园园长的工作,这对于在幼教岗位上奋斗了近二十年的我来说是多么的不舍,但为了孩子、为了不再给别人增添麻烦,我只能这样选择。
随着我的辞职,经济重担压到了于荃爸爸一人的肩上,他认真工作,承担起全家四口的生活费和于荃、外公的医药费。外公在家也没闲着,将我们的一日三餐料理得妥妥当当。全家人齐心协力为了于荃的健康而努力,在充满爱和温暖的家里,于荃的身体日渐好转。我从左手拿积木开始训练他,手把手地重新教他用左手学画画、学写字。每天和他一起看书、一边给他讲故事一边给他做按摩,他每天都在努力,每天都在进步。
2012年我开始成为儿子的同桌。刚开始时,于荃在学校不敢说话,怕同学们笑话他。上课经常坐不住,开小差,由于是左手写字,所以写字速度、上课反应都比同学慢。我在一旁耐心地提醒,帮他做好课堂笔记;我不断地鼓励他,要主动发言。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下,于荃逐渐找回了自信。回到家我还要指导他认真完成作业,课堂上不能掌握的内容,我就用更浅显的方法再教他一遍。作为“同桌妈妈”,最让我提心吊胆的是儿子“烟雾病”经常会造成类似癫痫的症状,一发作就要赶紧抱住他,否则晕倒在地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经过两年多的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于荃身体明显好转了,在课堂上终于能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了,还能背诵一百多首古诗,两次获得“小诗圣”称号。作业更是经常被选为优秀作业在全校展示。现在他不仅能在全班面前大胆唱歌,也能学着自己跳绳了。于荃还获得了年段之星、全星个人、小海豚友好星、小白鹭尊师星等多项荣誉。
于荃的点滴进步来之不易,这是他重新学习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这两年多来的“同桌妈妈”经历,让我和于荃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感动,因为他的努力、家人的坚持、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而感动……
最后以于荃的座佑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与大家共勉,希望更多的家庭能从我们的经历中受启发,相信爱的力量,不抛弃、不放弃,那么你的身边一定也会出现更多的惊喜!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