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巾帼风采 >> 巾帼文明岗
诚实善良于点滴之中——厦门大学周绍民、傅素文家庭
发布时间:2014-06-05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周跃,很高兴能作为周绍民家庭代表,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诚实善良于点滴之中”的家庭故事。

我父亲周绍民,1921年出生,是厦门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母亲傅素文是厦门一中退休高级教师。我家有三姐妹,大姐原任市政府侨办处长,大姐夫原是国企书记;二姐原是厦大物理系副实验员,二姐夫原是福大工艺美院教授,我在企业工作,先生原是厦门体育运动学校英语高级教师。我们姐妹组成了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我们的孩子都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有了第四代。

我父亲94岁,母亲86岁,都是具有健康生活理念,积极向上的好老人,虽然都进入了耄耋之年,但始终没有放弃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以善良诚实做人、本分正直做事的家风,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我父母双双早在80年代,就光荣的被评选为福建省劳动模范,他们善良正直的品格,流传于所有认识他们的人口中,也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他们对我们下一辈,从来都没有说教,只是用自己一生恪守的做人准则,告诉我们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在校园里遇到父亲,朋友问:周先,您要去哪?父亲说:我去买信封。朋友奇怪,又问:办公室里没有么?父亲说:不,我这是寄私人信件。当时我和朋友错愕的对视一会,然后又会意的笑了。

在这次编写“最美家庭”申报材料时,我写到:父亲虽然94岁高龄,但他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杜绝一切不良生活习惯,每日阅读报刊书籍上万字;一日三餐科学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恰当的运动;每天坚持8000步的健步行记录。父亲看了稿件后,对我说:自从你妈妈摔伤后,我没有走那么多了,只走6000步。我当时急着要出门,懒得再改,就跟他说:哎呦,没有人会去较这个真啦。他不容置疑,坚决地说:6000步!

父母善良待人,为没有血缘关系的保姆养老送终的故事,在厦大传为美谈。早在1956年,父母都在学校任教,两个年幼的姐姐没人看顾,所以家里雇请了保姆。这一次的雇佣,成了保姆终身的保证,主仆从此就没有割断过亲如血脉的关系。这位保姆在家里一干就是43年之久,一直到保姆的孙子再三来接,才于1999年回到老家。回去后,保姆的家人并没有善待她,所以就由我家一直赡养着,按月供给生活费用,每个月我们都会过去探望老人,13年如一日,从未中断过。保姆年迈患病后,父母雇了保姆,在晋江清老家照顾她,保姆95岁高龄寿终正寝时,我们三姐妹都守在她的身边。现在,老保姆去世已经三年了,我们每年都在清明时节,去她的老家,给她扫墓,寄托我们的哀思和对她的感激之情。

我母亲傅素文早年是厦门一中的高级教师,终身兢兢业业为基础教育事业做贡献。从事教育工作的她,深知文化知识对每一个孩子的重要性,所以一直热衷于对农村和外来工失学孩子的助学工作。曾被她帮助过的孩子不下十位,长期的,短期的,不论谁有需要,她一定挺身帮忙。自己的儿女,她没给过一分钱,自己简朴得身上穿的还是那件二三十年前的衣服,但是,看到那些失学孩童学有所成,看到或因他们的成就,家庭脱离贫困,她就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我们的家庭生活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大富大贵,但却一定是诚实守信。现在,我儿子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读研究生,时常在通讯中告诉我,他是在学校、在图书馆、在打球等等。朋友笑道:将在外,军命还能从么?现在的通讯科技发达,他在哪,你还能监控啊?我很坚定的告诉她:不,我相信他。因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管理,大家都不需要讲假话的。

最美家庭并不是完美家庭,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也有过纠结、彷徨和抗争。我们在工作时,一样会受到很多的诱惑和压力;在面对诱惑时,我们有家族始终如一的准则,用坚定不移的意志去抵制再抵制。在生活中,也一样会有每个家庭的具体问题和夫妻之间、子女之间的矛盾,我们都会学着父母经营了近70年婚姻的宝典,本着包容、谦让,去坦诚沟通和解决。一个家庭,只要每个成员大家都努力于点点滴滴,那这个家庭一定是很美的。

现在,我们三姐妹都已经退休赋闲在家,我家的第三代,已经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都在各自的舞台上,演绎着自己不同的精彩人生,唯一相同的是,他们一定秉承,善良诚实为人,本分正直做事的原则,编织着他们的未来和教育他们的后代。

通过这次评选最美家庭,我们全家人也进行了一次总结和回顾,才发现,原本平凡、平常、平淡、平实的家庭生活,其实已经是融汇入这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中,使得善良诚实做人,本分正直做事家训得到提升,并发扬光大和世世代代永远流传下去。 

谢谢大家。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