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两纲实施 >> 妇儿工委
厦门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2003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2005-11-16

厦门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2003年大事记
2月
  10日,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制定、下发了《<厦门市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目标责任分解书》和《<厦门市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目标责任分解书》。各成员单位将两纲的目标任务与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同步部署,同步实施。
24日,鉴于机构改革和人事变动,市府办下发了《关于调整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的通知》(厦府办[2003]33号文),副市长郭振家任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曾国玲、市政府副秘书长郑栅洁、市妇联主席黄学惠任副主任,市计委等36个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任委员,市妇联主席黄学惠兼任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4月
      17日,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调整充实了“厦门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监测统计组”,成员由24个单位的干部担任。
5月
      22日,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委(扩大)会议,市妇儿工委全体委员、区妇儿工委主任和相关部门领导等80余人参加会议。市人大副主任、市妇儿工委副主任曾国玲主持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市妇儿工委主任郭振家出席会议并对“两纲”的贯彻实施工作进行部署。市妇联主席、市妇儿工委副主任黄学惠总结市妇儿工委的工作,提出了2003年工作意见。
      22日,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市统计局联合召开了厦门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监测统计工作会议,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监测统计组全体成员,各区计统局、妇儿工委办公室等40多人出席会议。
      27日,在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协调和各成员单位的努力下,市委、市政府给全市少年儿童送上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为少年儿童办六件实事,一是2003年6月起在全市设有新生儿接生的医疗机构开展儿童听力筛查工作,市妇幼保健院成立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减少我市出生缺陷和残疾人口;二是在部分社区、人口密集的生活小区设置13个全民健身路径,少儿可共享;三是结合气象台技术改造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系统建设,建设青少年天文气象馆;四是设立市少儿图书馆开元分馆,购置流动儿童图书车,增设6个社区儿童图书流动点;五是成立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排除青少年心理障碍;六是表彰奖励50名品学兼优的6—14周岁的外来员工子女,每人奖励人民币500元。其中建设青少年天文气象馆,填补了我市天文科普教育的空白。
31日,市长张昌平、市人大主任洪永世及陈修茂、吴凤章、于伟国等市领导在市妇儿工委领导的陪同下,分四路深入到集美区深青小学、国际学校、杏林村幼儿园、培智学校、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同安区少儿图书馆、同安汀溪镇西源小学等学校,看望慰问师生们。市委、市政府共拨出30万元用于慰问28所小学、幼儿园和校外阵地等单位。
6月
      1日,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市妇联和市慈善会联合开展了“阳光洒满童心——浓浓真情、片片爱心”活动,慰问全市175名14周岁以下孤儿。由于受“非典”疫情影响,慰问方式改为入户慰问孤儿活动。
7月
      7日,为了对残疾儿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在我市开展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儿童筛查工作的通知》(厦妇儿工委[2003]8号文),由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牵头,卫生、妇联、财政、残联、计生等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开展筛查工作。
11月
      1日,在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努力下,完成并及时向国家、省统计局和国务院、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交了《2002年度厦门市妇女发展纲要监测统计报告》和《2002年度厦门市儿童发展纲要监测统计报告》。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