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厦门市海沧区通过发挥阵地作用,开展立体宣传;抓好主题结合,倡树家庭美德;坚持疏堵并举,营造良好环境等措施,在全区大力营造了有利于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家庭环境,较好地完成了“两纲”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
1、发挥阵地作用,开展立体宣传
充分发挥区电视台及各镇、村广播站、宣传栏板等宣传阵地作用,组织区、镇、村三级联动开展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立体宣传。在区电视台宣传发布妇女、儿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及时做好区开展妇女、儿童工作各类动态消息的跟踪报道以及“美德在农家”等相关活动的组合报道、深度报道,在重点抓好经常性宣传报道工作的同时,在“三·八”、“六·一”等重要节日开展集中宣传,2005年区电视台共录制播出妇女、儿童相关新闻和专题69条(篇)。统一编印妇女、儿童相关《宣传提要》,各镇、村根据《宣传提要》的内容,利用宣传橱窗、板报、墙报等阵地,集中制作相关宣传专栏300多版次。通过开展多层次的立体宣传,在全区大力营造了有利于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2、抓好主题结合,倡树家庭美德
将“美德在农家”活动与“温馨海沧”主题下乡活动结合起来,围绕“家家学、家家乐、家家议、家家做、家家评”五个环节,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深入全区16个村开展相关宣传16场次。在下乡活动中,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及家庭美德相关知识等编成若干问答题,采取有奖竞答的方式进行宣传;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及家庭美德等相关内容编入芗剧说唱、答嘴鼓、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节目,开展寓教于乐的文艺宣传。各镇、村,各有关单位也都精心组织了一些有影响、有意义的主题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大力颂扬了家庭美德,唱响了文明新风。
3、坚持疏堵并举,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坚持疏堵并举,着力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是抓繁荣。区选送的舞蹈节目《龙的传人》分别荣获市“鹭岛花朵”演出、省社区文化艺术节金奖,并荣获全国社区文化艺术节银奖;选送的儿童美术作品荣获文化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举办的“新苗奖·全国儿童书画大赛”四金两银一铜的好成绩。为引导少年儿童健康上网,筹资40多万元,建设了区图书馆青少年“绿色网吧”。二是抓管理。组建成立了区文化市场联合执法队,组织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检查35次,出动执法人员400多人次,收缴盗版音像制品1万多片、盒带2000盒、书刊6000多册、“口袋本”400册,取缔“黑网吧”19家、无证影吧10家、无证游戏机点18个、无证地摊18个,暂扣电脑150台、电视机、VCD机75台,收缴游艺机25台,对接纳未成年人的有证网吧立案2起,罚款8000元,通过巡查整治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海沧区妇儿工委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