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综治平安创建工作,打造一个“宜业宜居家”工业社区,区妇联以企业女工权益维护为突破口,积极对接工业社区企业,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及时了解企业女工需求,着力解决女工姐妹们在融入城市、维护权益、身心健康、自身发展等方面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一、提供专业服务,搭建平台,建章立制
2016年3月,为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同安区妇联引入沁心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蒲公英企业女性关爱服务项目,创建“一平台两机制”:即一个平台——工业社区彩虹妇女之家,组织成员分别是来自工业社区27家企业的优秀女工,依托蒲公英之窗、温情服务站、畅享俱乐部、魅力研习社四大平台,开展彩虹家园系列品牌活动,为工业社区女性提供妇女维权、帮扶救助、亲子活动、健康义诊、公益互助、兴趣拓展、能力提升等专业服务,促进工业社区企业女工的身心全面发展。两个机制,一是以同安区妇联为依托,以沁心泉社工为专业支撑,以企业女工为重要参与,形成“妇工+社工+义工”三工联动服务机制;二是采取项目化运作,形成1月1次的联席会沟通机制。正是因为构建了机制、搭建了平台,才能充分发挥“三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进而相互促进。 二、关注女工需求,排忧解难,增能提素 为更加全面的了解工业社区企业女工的服务需求,通过发放、回收、分析问卷93份,企业走访26家,实地考察与访谈20余次,最终梳理出工业社区企业女性主要在身心健康、自我提升、亲子教育三各方面的多种需求。以宝翰工贸企业为例,该企业主要经营儿童服装生产,在职员工有400多人,其中以女性员工较多,占的比重是90%。在前期宝翰工贸曾向妇联反映,目前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员工流失、团队管理困难问题,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希望妇联能够帮他们了解企业员工的想法和需要,以改善当前的状况。对此,妇联与社工机构探讨之后,决定先通过开展“焦点小组”收集企业员工需要解决的问题,共召集企业13名骨干成员参与焦点小组,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社工从第三方的角度进入企业,减轻企业员工的阻抗心理,在社工的引导下,参与成员积极表达目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焦点小组,不仅为企业女性员工提供一次表达心声、发泄情绪的机会,也为宝翰工贸企业了解员工需要、解决员工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反馈。之后,在焦点小组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他们的团队管理问题,项目组为他们量身定制开展了领导力培训工作坊,针对宝翰工贸中的30余位领袖骨干,通过戏剧工作坊的方式,在戏剧角色和扮演中,澄清每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与期待,学会带领团队和沟通的技巧;并通过小组讨论到戏剧小舞台展演,培养领袖在团队中的分工与合作能力。通过项目的培训和带领后,宝翰工贸自发组织了企业一线女工的心灵成长工作坊,为期3天。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到发展能力,这就是我们同安区妇联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 此外开展企业女性增能培训,发展企业女性自身能力。一是传授生活技能,主要开展以闽南美食、西点烘培等为主题的烹饪技能培训,提升女工生活技能,这不仅丰富了女工的兴趣爱好、业余生活,也拓宽了女工的支持互动网络,同时,也让企业女性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闽南美食、认识闽南文化,促进企业女工在地融入。二是提高职业素养,重点开展形象管理、职场彩妆培训以及职场健康专题讲座,实现女工从外在到内在,从形象到健康的提升,通过这些培训让企业女性员工能够更好的调整自己的职业状态,更快融入职场环境。三是加强心灵成长,通过开展情绪管理、幸福课堂、亲子沟通的心灵成长课程,帮助女工有效疏导自己的消极情绪,引导其关注家庭,进而树立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自项目运作以来,共开展个案咨询及辅导112人次,开展亲子团体活动16场,大小型活动40场,培育发展志愿者83人,直接服务对象达1000余人,社区服务参与、宣传受众人群约5000余人。 三、树立女工典型,以点带面,展现风采 作为个体,每一个企业女性员工只是万千数量当中的一个“点”,但是当一个女工成为一个榜样、典型,就能带动工业社区企业女性的正能量。对此,项目组开展“女工·印象”生命展示计划,通过寻找具有代表性的女工,以服务者和陪伴者的角度,灵活运用拍照、摄影、采访等方式,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等公众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向社会讲述女工的故事,展示优秀企业女工生命风采。项目组共挖掘6名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优秀女工代表。其中一位女工和丈夫在外打工8年,虽然仅仅只上过小学,但是却不能阻挡她追求梦想,追求美好生活,追求助人为乐的精神。做为一位曾经在最艰苦的生产线工作过的人,现在的她担任了二房东总是积极为居住在出租屋的女工和全职妈妈提供手工活的机会,不仅增加女工收入来源,也促进女工之间的交流。这对她的女儿也做了很好的示范,她的女儿说过:我虽然不是经济上的百万富翁,但我是精神上的百万富翁。她常常深情的望着妈妈,感慨因为有了这个的小家而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最美女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