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好“妇”字文章,在联系服务妇女儿童上下功夫。围绕妇女儿童所盼所需所急,设计项目、提供服务和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升巾帼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关怀困难妇女儿童,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和情感心理困惑等问题,不断增强妇女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是做好“融”字文章。在服务中心大局上下功夫。围绕党政中心任务,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找准切入点、抓住结合点,突破着力点,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参与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独特优势作用。 三是做好“家”字文章,在提升父母素质上下功夫。推广儿童早期教育,重视家庭教育,推行家庭教育的优秀典型及做法,规范家庭教育行为。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对社区(村)家长学校的指导与管理,帮助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点问题,提升家长教育培养子女的能力和水平,线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妇女之家开展家长培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定期举办“父母课堂”,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家长和儿童在活动中共同成长进步;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依托双溪“讲古场”、朱子学院、林一柱故居等福建省家庭教育建设示范基地开展好家风宣讲,通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引导妇女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 四是做好“联”字文章,在联系各级妇女群众上下功夫。加强各方联系,调查研究,统筹资源;加强区镇村三级联动,吸纳来自基层、拥有不同专长、有组织号召力、有妇女工作热情的女能人,探索、设计、打造出诸如“亲帮亲,户帮户,互助致富奔小康”“爱心妈妈”等一大批可操作、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精准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