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思明区妇联党支部到巡司顶社区调研妇女维权工作
发布时间:2021-03-22

  

  根据省委、市委要求,区妇联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通过“再调研”解决认识问题,增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区妇联在市妇联和区委的指导下,深化改革、学习经验、查找不足、细化目标、理清思路,找寻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一以贯之推进、落实落细落成。3月17日,区妇联党支部到厦港街道巡司顶社区开展妇女维权等工作的调研。

  巡司顶社区居委会在办公楼内建设起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了具有社区特色的党建展览。社区党委书记、妇联主席叶晓军向区妇联党支部介绍巡司顶的相关党建历史,以及社区首创的“穿针引线”党建工作法:铸强党建针,拉紧近邻线,找准落针点,最后绣出社区的新画卷。

  叶晓军表示,社区内也有许多乐于帮助,热心将自身投入社区建设的居民,他们的事迹值得宣传推广,有利于促进树立优秀家风家教等妇联工作的开展。同时,社区会定期举办“读书漂流会”,设置的读书交流区域为妇女儿童提供学习与沟通的场所,丰富辖内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区妇联党支部一行随叶晓军来到军嫂调解室了解妇女维权等工作的开展。

  巡司顶社区党委聚焦辖内居民就近调解小矛盾小纠纷的需求,发挥军嫂“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于2016年12月成立军嫂调解工作室与“军嫂调解微家”,由军嫂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以“刚柔相济、和谐自我”为主导,秉承“依法、依情、依理”,做实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及时化解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为构建和谐辖区作出应有的努力。目前军嫂调解工作室共有军嫂调解员7名,已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9件。

  军嫂调解工作室的特色在于可以“点单”服务:每位军嫂调解员擅长不同方面的沟通,申请调解的居民可以自行选择军嫂调解员,进行矛盾纠纷的调解;在布置上遵循着温馨、私密的风格,让居民愿意在调解工作室里向军嫂调解员倾诉。

  在了解情况后,军嫂调解员会邀请产生纠纷的另一方参与,并主持调解。在调解结束之后,军嫂调解员也会摇身一变,变成心理疏导员,通过疏导以及赠送“心情卡片”的方式,更加贴近居民,抚慰他们的心灵,真正地完成调处的要求,即处理了矛盾纠纷,也排解了居民心中的困扰,让居民今后还会愿意来到军嫂调解工作室寻求帮助。

  在听取叶晓军关于军嫂调解工作室的工作介绍,并与“军嫂调解微家”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之后,就军嫂调解工作室进一步优化,以及实际开展妇女维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区妇联党支部书记、主席陈雅君对此提出建议:
  要提升军嫂调解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调解水平。目前军嫂调解工作室的人员素质高,但在调解方面的专业素养上还需进一步提升,区妇联在今后会统筹链接资源,针对调解能力、法律专业知识、以及心理辅导等要求,组织基层的婚姻家庭调委会人员进行更深入的培训学习。
  要规范用好军嫂调解工作室的工作机制。用好“一窗受理,统筹分解任务”的军嫂调解工作室的工作机制,同时用好派出所、司法所等相关部门派驻社区的力量,让多个部门联动起来,共同化解居民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要进一步营造军嫂调解工作室的氛围。营造更加温馨、和谐的氛围,建立更好的调解环境,让走进军嫂调解工作室的妇女群众找到“家”的感觉。妇女群众愿意沟通,军嫂调解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妇女群众。
  在区委领导和市妇联的指导下,区妇联将继续以妇女所需为依托,紧抓难点重突破,积极探索妇女工作新模式,充实妇联执委与基层妇干维权理论知识以及提升实际调处过程中的法律运用能力,适应新时代新常态下推动男女平等,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区妇女维权工作创新发展,从而更好服务妇女群众。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