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谢立武到厦港街道巡司顶社区,就近邻党建及社区家长学校等工作情况开展调研。 
市妇联到巡司顶社区开展调研 家长学校是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素质的重要场所,是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巡司顶社区妇联以近邻党建为引领,根据社区实际,创新工作方法,部署特色工作,为社区妇联工作的开展提质增效,为辖内妇女儿童办实事、谋福祉。 铸强“党建针” 激发巾帼力量 巡司顶社区妇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妇建作用,灵活运用社区特有的“穿针引线”工作法,组织妇女工作者、巾帼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与家风家教故事相结合,定期为辖内的妇女群众开展宣讲活动,引领辖内妇女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拉紧“近邻线” 共筑关爱之网 巡司顶社区妇联充分利用辖内资源,捋顺关系,理清脉络,就地就近强化互联、优化互动、深化互助,打造温馨和谐的“熟人社区”。在社区妇联的牵头下,通过为妇女儿童开展消防应急救援课、文体活动、医疗服务,链接社会爱心资源帮助辖内困难青少年上学,组建“爱心妈妈志愿者服务队”结对帮助辖内困难儿童,开展“邻里餐桌”行动,与厦门大学合作开展阅读分享活动等,在共建共享中提高,在互帮互助中发展,撬动公益新活力,建立友爱共融社区。 巧用“社区校” 提升教育素养 家庭是哺育子女成长的社会细胞,父母是子女天然的思想启蒙者,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具有较大潜移默化的作用。巡司顶社区妇联积极开展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社区家长学校定期为辖内家长开课,讲授家庭教育等系列课程,教授大家学会了解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能力,并通过亲子阅读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家长的到课率达到85%以上,形成了一股良好的学习风气。 除此之外,巡司顶社区还打造了两个特色服务品牌: 军嫂调解室 巡司顶社区妇联以妇女所需为依托,紧抓难点重突破,聚焦辖内居民就近调解小矛盾小纠纷的需求,发挥军嫂“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立军嫂调解室与“军嫂调解微家”,由辖内军嫂及社区妇女工作者组成,开创“点单”式服务,根据情况由不同的调解员参与调解。目前军嫂调解室共有军嫂调解员7名,已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5件。 读报聚乐部 “读报聚乐部”由巡司顶社区的退休妇女群众创立,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参加读报、唱歌、听讲座等。如今,社区的“读报聚乐部”已成为居民们了解时事政治、生活热点、健康知识的平台,也成为了社区妇联连接邻里的“情报站”。 谢立武对巡司顶社区妇联工作的开展,以及社区家长学校建设情况给予肯定,并提出指导意见:持续发挥党建引领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作用,注重提炼与总结,更加深入地把社区工作法与妇联工作法相结合,更加积极地把家庭教育与社区活动相结合,在社区家长学校、军嫂调解室等阵地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并利用辖区特色,打造好“家风巷”,将良好家风家教送进社区,营造温馨家庭氛围,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市妇联家儿部部长黄立春、区妇联主席陈学颖参与本次的调研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