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在战争时期,他们冲锋陷阵;在和平时期,他们保家卫国;在危难时刻,他们总是“逆行而上”,他们就是中国军人。还有这么一群人,她们默默奉献,守护着军人的后方,一边挑着事业,一边挑着家庭,让军人安心前行,不再担忧,她们就是中国军嫂。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7月28日,思明区妇联、莲前街道妇联、莲云社区妇联联合开展“迎八一·话家风·说幸福”军嫂座谈联谊会。通过歌颂党恩,乐享党爱,让军嫂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助力幸福生活。 
分享家风“说”幸福 大家围坐在桌前,聆听军人代表、军嫂代表分享好家风故事,谈初心感想。 
曾淑宝(军嫂):“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我十分感动!我们的言行要为军人争光,要为军嫂争光,不负‘光荣之家’的使命!” 曾淑宝在退休之后,热心公益,组织爱心义卖,将义卖筹得的钱款用于慰问环卫工人、贫困家庭及困难儿童。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参与防控工作。平时她热心帮助左邻右舍,解决邻里困难,调解家庭矛盾。积极发动其他妇女群众一同开展“洁净家园”行动,为环保绿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振武(转业退休军人):“我转业退休已经三十年了,但我仍想继续工作下去,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激发中老年朋友的生活热情,一同‘变身’成为文明优雅、时尚靓丽的‘魅力东方女神’!” 张振武在服兵役时期承担抗美援朝运输任务,奉调参与新疆建设。在转业后负责文艺宣传,退休后来到厦门,组织辖内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并先后在全国各级赛事中获奖。她运用自己的特长,坚持不懈地用群众文艺活动,提升群众文明道德水平。 
肖志烈(厦门市“最美家庭”代表、转业退休军人、军嫂):“参加这次活动,见到那么多军人、军嫂同伴,很是激动!只要生命不息,工作就不停止,我会向大家看齐,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 肖志烈曾在解放军第174医院任职。在工作上,她履职尽责,砥砺前行。投身新岗后,她积极组织妇女群众学习文化艺术,排演节目,并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演出。退休后出任医患纠纷调解员,虽已年过七旬,但仍在发挥余热,为社会真诚地奉献自己。 叶兰(退伍军人、军嫂):“很高兴现场聆听那么多前辈的发言,感触颇深。我将继续把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为社区工作努力奋斗!” 叶兰在丈夫在部队工作期间,一个人照顾家中老小,打理家中事务。现在作为社区助老员,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继续发挥巾帼力量,认真细致耐心地对待社区老人,尽己所能帮助大家。 
大家真挚交流、同叙衷肠,有的军嫂甚至即兴演唱红歌,大家拍手叫好,欢欢笑笑,在建军节来临之际,营造温馨和谐的军民关系。 动手合作“包”幸福 社区的军嫂们一大早就去采摘亲手种植的绿色蔬菜,挽起袖子,一同包饺子、包春卷。现场氛围热火朝天,大家其乐融融。一擀、一摊、一舀、一放,一只只饺子迅速成型,摆盘上桌,形状精致,包含着大家的热情。 
这一天,大家包的不仅是饺子,也往自己的生活中“包进”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登门慰问“送”幸福 区妇联、莲云社区妇联以及军嫂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登门走访社区军属及老者为他们送去新鲜包好的饺子,分享大家的关爱与关怀。 

参与活动的军人军嫂们纷纷为这次活动点赞: “感谢区妇联的关心关爱,这次活动真的很有意义!听到大家的分享,很有感触!” “感谢提供这个平台,我结识了很多军嫂朋友,还加了微信,以后常联系!” “动手是快乐的,能和大家一起包饺子,很开心!” 莲云社区党委书记、妇联主席陈亮雪表示:“感谢区妇联在莲云社区开展本次活动,为社区的军人军嫂代表提供这么好的一个交流沟通平台。我们社区妇联也将积极为军嫂、现役及退役军人提供援助支持,搭建互联互助平台,开展助老爱幼、就业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她们与社区妇联联系更加紧密。”
莲云社区的军嫂们平时就热情待人、默默奉献。在社区妇联的组织下,她们早早就“组团出道”,成立了“军嫂志愿服务队”,在社区生活中发挥巾帼力量。 
“军嫂志愿服务队”由辖内17名爱心军嫂组成,她们拥军爱家、互帮互助,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关心关爱社区高龄老人,为他们送餐上门、提供陪伴服务。 
在疫情期间,她们主动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走家入户采集信息,轮班值守,争当小区健康安全的“守门人”。她们关心未成年人教育,利用社区“生态云”农场,成立未成年科普教育基地,与辖内未成年人一同种植、釆摘绿色蔬菜,并组织社区巾帼志愿者开展义卖回馈社区。
通过本次活动,区妇联走进基层,关心关怀军人军嫂,增进与妇女群众之间的交流,在欢乐的活动中,共迎“八一”建军节。今后,区妇联也将持续发挥,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提升妇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妇女儿童心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