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同安区汀溪镇路下村党支部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和巾帼志愿者,全方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建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其中,路下村妇联创新“123”的工作法,即一个作战体系、两种角色、三张战役网,深入抗疫一线与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戮力同心,构筑疫情防控坚固堤坝。 一、 激活一个作战体系,凝聚防抗疫情巾帼合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路下巾帼主动靠前,与村党支部“战”在一起,配合党支部建立上下贯通、左右协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联动机制,积极动员辖区家庭增强防护意识,通过“老带新”等方式积极动员村里巾帼志愿者参与路下疫情防控。路下“半边天”用最坚定的笑容、最美丽的身影,扛起了一面面鲜亮的巾帼旗帜,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彰显着新时代巾帼最美风采。 二、 用心当好两种角色,全天候零距离服务群众。一是当好特殊群体“服务员”。重点关注残疾、精神疾病、孤寡老人等人群的特殊需求,在疫苗接种工作中,及时收集和回应居民诉求,协助老人参与疫苗接种。二是当好防抗疫情“宣传员”。充分运用宣传提醒标语、广播、LED滚动屏、微信群等宣传手段,及时宣传防抗疫情政策措施和科普知识,及时传递党的声音和防抗疫情官方信息,提升群众自身防范意识,并配合上级部门做好舆情管控、群众情绪疏导、政策解释等工作,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三、 执行三张战疫“网”,安全高效落实防控要求。一是周密部署,织密“组织网”。路下村在此次疫情防控第一网格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成立小网格摸排组,推出“1+2”疫情防控特别行动组计划,即“小组长+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协同作用,全面开展网格化管理,做好外地返乡者、发热患者、居家监测、应尽应检等重点人员排查登记和健康监测工作,确保查得准、控得住、管得严,严格落实外来返乡人员“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同时参与核酸检测、疫情防控卡口值班值守、严查三码、测温。二是分门别类,织全“宣传网”。路下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除了通过以入户告知、“村村响”广播等“广覆盖”的方式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和最新疫情通报、防控工作信息之外,还在本村村民档案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受众人群的不同分门别类开展宣传,对老人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对年轻人采用微视频等新形式宣传防疫信息,鼓励带动中小学生参与疫情防控宣传,通过“广”而“细”的宣传方式切实筑牢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确保不漏一人,做到宣传无死角、知识全覆盖。三是动态排查,织牢“管理网”。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路下村巾帼志愿者们与村委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引入“互联网+排查”的工作方式,在人员信息建档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小程序动态排查人员信息,村民只需在微信上确认疫苗接种、核酸采集、外地返乡等相关信息即可“不见面”获取村民最新信息,使服务从“党员和巾帼跑”到“信息和网络跑”。对于年级较大、不会使用手机的村民,巾帼志愿采取电话、上门等形式了解信息,争取做到应种尽种、应检尽检,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切实筑起一道坚固的后勤保障墙。 下一步,路下村妇联将继续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继续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充分发挥人、地、事、物、组织熟悉的优势,认真走访排查,深入宣传指导,强化闭环管理,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以过硬作风、务实举措,切实做到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