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进一步深化妇联改革和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方向遵循。海沧区妇联坚持党建引领、妇建跟进,把深化妇联组织改革和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不断拓宽妇联组织覆盖面,持续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奋力开创新时代妇联工作新局面。 一、聚焦组织建设,打造坚强堡垒 一是选优配强聚合力。以换届为契机,选举产生海沧区妇联第九届执委,吸纳39名政治思想好、工作能力强、热心妇女事业的女性充实到妇联队伍中。本届执委兼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情况和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了年龄、学历、行业结构。其中,执委平均年龄43岁,最小的31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37名,占执委总数的94.87%。执委来自基层一线、科教文卫、公检法、乡村振兴、工业企业、新经济社会组织等各行各业优秀女性以及妇女微家、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美丽庭院等妇联基层组织阵地的优秀代表,充分体现代表性、先进性和广泛性。目前,区、街、村(居)三级妇联执委由原来的814人增加到839人,大规模吸纳基层妇女群众参与妇女工作,改变“倒金字塔”结构,有效织密妇联干部“一张网”。二是筑强阵地添动力。在各个基层组织“妇女之家”全覆盖的基础上,灵活设置基层妇联组织,推进“妇女微家”在女性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中建设,注重在“三新”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覆盖率,为妇女工作开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截止目前共创建“妇女微家”19个。积极扶持女性社会组织发展,助推厦门市海沧区辰曦健康服务中心、厦门市圆爱慈善会申报厦门市妇联“凤凰之约”妇女儿童家庭工作公益创投项目;加强女性社会组织工作,开展“幸福家 文明城”海沧家庭教育文化节年度项目,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联动、共建共享等方式,凝聚一批在妇女儿童和家庭工作领域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女性社会组织。 二、强化培训赋能,提升履职能力 一是深入开展“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举办“2022年海沧区妇联系统妇干培训班”,加强培训的精准度和针对性,强化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榜样教学、现场教学等内容,注重在妇女工作实践的大课堂中学习提高,加强妇联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妇联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妇联干部队伍,号召各级妇联走出机关、走进妇女,真正把联系和服务妇女的工作落实落细落到基层。二是大力实施“执委履职赋能提升行动”。开展“执委在身边 服务零距离”活动,更好地发挥妇联执委在联系、服务、引领妇女群众中的作用。定期召开执委会议,通过学习培训、经验交流、参观考察等形式,增强执委服务妇女群众的本领,提升执委履职的主动意识和担当意识,发动执委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服务延伸到妇女群众生活的最小单元,涌现出许月琼、李碧莲、苏久涓等福建省“最美基层妇联执委”。 三、发挥执委作用,激发巾帼动能 一是搭建平台,让履职“实”起来。挖掘执委特长,聘任郑明铃、陈鸣宇、程小岩等执委为“女性赋能公益培训讲师”,帮助妇女掌握各种技能,拓宽妇女就业渠道,为妇女就业创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李碧莲执委在东屿社区成立“李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室”,开展绘本阅读、艺术创造、父母课堂、互助团体等系列活动;程小岩执委在渐美村成立“程小岩家庭教育工作室”,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家庭教育系列活动,提供“替代性父母”帮扶活动。利用“妇女微家”、执委工作室等阵地,让每位执委充分发挥各自特长,找准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推动执委履职有形有效。二是提供舞台,让执委“动”起来。聚焦执委所能,发挥资源、阵地、职能三个优势,每月由一名执委轮值开展活动,引导执委在服务妇女群众、凝聚妇女力量、带动妇女发展中发挥“头雁领航”作用。比如,在苏久涓执委的带领下参观其“有菜缘·妇女微家”西坂菜地,在颜爱华执委的带领下感受职业教育的内涵和魅力,在活动过程中执委们围绕家庭教育、妇女就业创业、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弱势群体关爱帮扶等多个方面,聚焦妇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需求,广泛交流、共商对策,进一步激发执委履职积极性和主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