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家庭”真情故事感动听众。 
“美丽厦门·最美家庭”征文获奖者接受颁奖。 家是幸福的港湾,家是力量的源泉,平凡的家庭生活往往能折射出人性最美好的光芒。为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家庭建设的论述,弘扬良好家风,推进自去年以来开展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加快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厦门市妇联、厦门日报联合举办“美丽厦门·最美家庭”征文活动,鼓励广大市民寻找身边的动人家庭故事。 日前,该征文活动顺利落下帷幕。上周五,市妇联、市直机关党工委联合举办寻找市直机关“最美家庭”活动推进会暨爱家故事分享会举行,二十位征文获奖者登台领奖,来自“最美家庭”的五名代表也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爱家故事。 文/本报记者 谭欣妮 图/本报记者 黄晓珍 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传承好的家风,必然能影响、促进形成好的政风和社会风气。据悉,历时两个月的征文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取得了巨大成功。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征文作品多,持续时间长。从从3月25日刊登征文启事起,至5月20日,前后持续将近2个月,报社编辑部共收到各类应征作品突破600篇。二是主题鲜明突出,文章质量高。绝大多数应征作品都能够紧扣主题,通过挖掘身边“最美家庭”的感人故事,展示良好的家风、家训,弘扬家庭美德,如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的生动故事;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良好家风;邻里友善、守望和睦的感人故事。文章言之有物,真挚感人、语言洗练、生动形象。三是体裁广泛、作者队伍庞大。以散文、随笔为主,涵盖了诗歌、辞赋、报告文学、闽南童谣、民间文艺等多种体裁。作者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既有知名作家,也有中小学生;既有三五千字的长文,也有三五百字的短章。四是群众参与热情,盛赞征文活动。征文活动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热情响应,许多读者、作者纷纷来电、来函,畅谈对家庭建设意见、建议和心得体会。 【最美家庭感言】 李娜(厦门市首届“十佳警嫂”): 表达出每个“警嫂”的心声 
我本来只是一名普通的新闻工作者,但在结婚了之后,我又多了一个身份,叫做“警嫂”。结婚到现在,和他一起走过了7个年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真是冷暖自知。我只是所有平凡“警嫂”中的一份子,我只是把每个“警嫂”的心声表达出来而已,我希望,社会能够安宁、和谐,每个家庭都能够幸福,所有的警察能够平安、健康。 洪婕(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获得者): 用心陪伴我们的父母、祖辈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然而我却认为,我们和父母、祖辈的缘分不是目送,也不是“等我长大、有钱、有时间了”再孝顺父母长辈的承诺,而是今生今世不断地陪伴他们,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赵菁(厦门市“最美家庭”获得者): 感恩、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 
我和爱人都是厦门海关缉私局的普通民警。2003年11月,爱人审讯犯人时突然晕倒在看守所,经诊断他患有“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随后又因并发症而引起的眼底出血粘连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落。虽然上天给了我们这么沉重的打击,但是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温暖的社会大家庭里,从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感受到了真情、真爱,也学会感恩、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 汪如全(福建省“最美家庭”获得者): 和孩子共度生命历程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父母二次成长的过程,是和孩子共度生命历程的过程,也是享受天伦之乐的过程。科学教子虽然讲究的是科学,但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你全身心投入,只要你孜孜不倦追求,只要你切实能严格要求自己,只要你能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你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你的孩子肯定能健康快乐成长。 林东荣(厦门市“最美家庭”获得者): 我们认养了十几个孩子 
我是翔安的一名老师,妻子是一名会计,我们除了有1个亲生女儿外,还认养了十几个孩子,这些孩子最大的现在已经29岁,最小的才6岁。自有认养这些孩子的念头时,我的另一半全力支持,用她的大爱情怀接纳这群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到久违的家庭温暖。如果说我是这个家的顶梁柱,独占着无限风光,那我的爱人就是埋在土里那截支撑柱子的桩基,默默支撑着这个家,为孩子们树立了家庭的楷模。 【征文获奖名单】 经专家评委评定,并参考网上投票结果,2015年厦门市“美丽厦门 最美家庭”家庭故事评选结果如下: 一等奖:刘真真《周末,一家人的志愿时光》 二等奖:陈齐枢《家有三宝》、吴文裕《孝媳贤妻良母》、伍远朋《常怀善心传家风》 三等奖:万春霞《吃亏人眼明》、彭金森《世界那么大,我只想陪着你》、林东荣《路上捡拾的爱》、黄文昌《我心中永远的美味》、李鹏辉《五代不分家》、易东《勤俭持家有成就》 优秀奖:刘雄燕《我爱我家》、蔡天敏《我家的“楼长”》、陈志铭《女儿的万言书》、吴建林《平凡的我们,稳稳的幸福》、周惠娟《家里的财富》、叶明的《和谐家庭创造奇迹》、杨莉莉《十个月“女王”》、林毅蓉《稳稳的幸福》、曾培福《心中有家》、许志军《厨房情话》 深入宣传 好家风好家教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市直机关党工委副书记黄永源说,我们要从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涵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党政机关实际,坚持把家庭文明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以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为有力抓手,广泛深入宣传好家风,好家教,引导市直机关广大干部职工和家庭在参与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提升文明程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时代内涵,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