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市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颁奖现场。

获得全国、福建省最美家庭荣誉的许志仁、苏菊清夫妇。

94岁的周绍民和女儿周跃。
3个月 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我市城乡同步开展,活动历时3个月,以推荐、自荐、互荐等方式进行。 302户 经层层推荐、审核,最终全市有302户家庭角逐“最美家庭”。共举办390余场(次)家风家训评议会和“最美家庭”故事分享会。 12万 网民积极参加网络投票,并对最美家庭点“赞”,厦门网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官网参与投票22522人次,活动官方微博粉丝数达12万。
本报讯 (记者 陈镌娟 通讯员 胡艺芬)凡人善举总能给我们最多感动。昨日在厦门市“最美家庭”、“十佳母亲”揭晓暨“五好文明家庭”表彰会上,一个个家庭精彩而美丽的梦想、火热的生活激情、淳厚的家庭美德,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当获得市“最美家庭”称号的发言者代表周跃,把坐在台下的94岁父亲周绍民介绍给大家时,会场爆发出了如潮的掌声;当获得全国、省、市“最美家庭”荣誉的许志仁讲述全家齐心做公益、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点点滴滴时,会场的空气充满了爱;当“同桌妈妈”陈京萍深情讲述她与患病儿子的感人故事时,观众纷纷投以敬佩的眼光…… 市委副书记、市政协副主席钟兴国出席会议。他在讲话中评价受表彰的家庭和母亲的事迹“给人启迪,深受教育”。他同时希望,新时期家庭文明建设要引领广大家庭成员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文明家风,不断丰富美丽厦门的文明内涵。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督促落实,指导支持妇联组织在家庭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妇联组织要结合广大市民的实际需求,统筹推进家庭道德建设、平安家庭创建、家庭教育工作,挖掘、选树和宣传群众身边家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要使活动过程本身成为妇女和家庭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实践,彼此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过程。 在昨日的表彰会上,十户家庭获评市“最美家庭”,十位母亲当选市“十佳母亲”,一百户家庭荣获市“五好文明家庭”称号,九户家庭获“最美家庭”提名奖等。获奖家庭联合发出“弘扬家庭美德,共建美丽厦门”倡议,号召全市家庭积极投身家庭美德实践,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丽厦门、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亮点 寻找“最美家庭” 弘扬时代精神 按照全国妇联、省妇联工作部署,我市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由市妇联、市委文明办、厦门日报社联合主办,市妇联将活动列为2014年家庭建设年重头戏。
有新意 市妇联领导多次带队到社区、农村、机关、学校,了解基层活动进展、探讨创新方式方法。主流媒体、新媒体积极跟进,开拓思路,设置“众说家风”专栏,请专家学者点评家庭故事,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形成了全方位宣传格局。
接地气 本次活动主要依托基层“妇女之家”、“巾帼文明岗”开展。思明区妇联在各社区LED屏幕滚动播放活动内容,辟专栏开微博、举办故事分享会;湖里区妇联将活动融入“幸福湖里·妇女共建”活动中;集美区依托“妇女之家”、区政府官网及广播报纸开展宣传;海沧区利用媒体平台开辟活动专栏,记录候选家庭感人故事;同安区举办“最美瞬间”摄影比赛,吸引群众参与;翔安区以“道德讲堂”为平台举办家风家训评议会,引导妇女学习身边典型。
榜样多 在受表彰的先进家庭和个人中,有夫妻和睦、不离不弃的好夫妻;有慈乌反哺、菽水承欢的孝儿女;有邻里互助、无私奉献的好邻里;有勤俭善良、自强不息的好母亲;还有家风淳厚、孝道和美的大家庭;更有热心公益、为厦门—第二故乡默默奉献的新市民家庭,许多家庭曾多次获得全国、省级表彰。
寄语 做好“家庭”这篇大文章 市妇联主席吴亚汝指出,家庭,是妇联的传统工作阵地,也是妇联发挥作用的优势所在。各级妇联组织在今后工作中,要切实从党委期待和群众的期盼出发,做好“家庭”这篇大文章。一是注重发挥妇女在家庭中的独特作用,引导广大妇女以好品德、好家风引领社会文明新风。二是注重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把“最美家庭”创建与五好文明家庭等传统品牌结合起来,创新开展家庭工作。三是注重树立典型,将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变成不断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在妇女和家庭中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实践。
镜头 市“最美家庭”周绍民、傅素文: 诚实善良是传家宝 ○(讲述者:周跃) 我父亲周绍民,是厦门大学化学系博导,他长期致力于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母亲傅素文是厦门一中退休高级教师。父亲今年94岁,母亲也86岁。上世纪80年代,父母双双被评为省劳模,他们善良正直的品格,流传于所有认识他们的人的口中,也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他们对我们下一辈,从来都没有说教,只是用自己恪守的做人准则,告诉我们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校园里遇到父亲,朋友问父亲要去哪,父亲说去买信封。朋友奇怪地问:办公室里没有么?父亲说:不,我这是寄私人信件。当时我和朋友错愕地对视一会,然后又会意地笑了。 父母善良待人,为没有血缘关系的保姆养老送终的故事,在厦大传为美谈。1956年,父母都在学校任教,孩子年幼没人看顾,家里就请了保姆,保姆在家里一干就是43年,直到1999年回到老家。保姆回去后,我们依然按月供给生活费用,每个月都去探望,13年从未间断。年迈保姆生病,我父母雇人在她老家照顾她。现在,保姆去世已三年,每年清明节,我们都会去为她扫墓。 我母亲傅素文兢兢业业为基础教育事业做贡献,一直帮助农村和外来工失学孩子上学,受她帮助过的孩子不下十位,不论是谁,只要有需要,她一定挺身帮忙。 我儿子在北京读书,时常主动告诉我,他是在学校、在图书馆、在打球等等。朋友怀疑地问我:儿子在哪,你还能监控?我说:我相信他,因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管理,大家都不需要讲假话。 最美家庭并不是完美家庭,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也有过纠结和彷徨,一样会受到很多诱惑和压力。面对这些,我们都坚持始终如一的家训,用坚定的意志去克服。如今,我们家庭的第三代也成长起来了,他们在各自的舞台上,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相同的是,他们都能秉承“善良诚实为人、本分正直做事”的家训,教育自己的后代、编织家庭的美好未来。
事迹 “最美家庭”很有爱 王忠武一家:王忠武是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会长,全家人参加志愿服务时间达到3000多小时,他和妻子还是遗体捐赠志愿者,王忠武个人已累计无偿献血五万多毫升。 孙碧禄一家:孙碧禄拥有一个四口之家,全家人用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用数十年的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受到了左邻右舍的一致称赞。 许志仁一家:许志仁一家人都热心做公益,从“跳绳达人”、无偿献血,到走进托老院、社区当志愿者,全家人都积极传递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第二故乡厦门的热爱。 林沧海一家:林沧海全家人为邻里做的好事数不胜数:邻居与癌症抗争6年他一路相伴,他帮助生活陷入困境的邻居反映困难、申请低保、照顾孩子,在邻里四周传为佳话。 柯奋斗一家:柯奋斗退休后积极投入东屿拆迁一线、安置小区建设和美丽社区建设,全家人精心照顾着三位高龄老人,善行义举在当地居民中有口皆碑。 洪振宗一家:洪振宗家庭三代同堂,夫妻和睦,邻里和谐,子孙敬老尊贤。事业有成后,洪振宗捐资近百万助学、做公益、促进两岸民俗交流,赢得邻里和社会好评。 许志言一家:许志言家庭四世同堂、孝道相传、温馨和睦。许志言经常组织社区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他创作的闽南快板说唱作品在街道各社区广为传唱。 陈锦伟一家:在陈锦伟突发重病、生命垂危之际,妻子赵菁和丈夫一起抗击病魔,历经磨难最终迎来崭新的生活,夫妻俩分别在海关侦查和法制岗位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康辉章一家:康辉章夫妻俩都在翔安区任教,家中老人常年患病,但一家人患难与共、和睦相处,遇事全家一起商量。康辉章夫妻俩都被评为翔安区优秀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