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市妇联、厦门市妇女理论人才研究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主题,广泛开展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积极发动各高校、党校妇女研究机构、各级妇联和社会各界参与“改革开放40年来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等主题征文活动,选送推荐42篇优秀论文参加中国妇女研究会、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的论文征集评选活动。2018年我市共有7篇论文获评优秀论文。 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和地缘优势,在学科建设、先进性别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两岸交流等方面推陈出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妇女/性别研究”博士点,将“社会性别学”研究纳入厦门大学“985”工程建设平台,面向本科至博士阶段开设女性学相关课程45门。厦门市妇联、厦门市妇女人才研究会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的试点要求,携手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开展联合课题调研,有效对接和服务社区家庭、各类女性群体的实际需求。《厦门市妇联创新联系和服务青年女性工作》等调研文章被全国妇联办公厅刊发。在日前召开的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厦门市妇女人才研究会、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荣获2014-2018年度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先进集体称号。厦门大学原副校长、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主任詹心丽等5位同志荣2014-2018年度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先进个人称号。 2018年福建省妇联、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2018年优秀论文厦门市获奖名单 一等奖2篇: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性别理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石红梅) 2. 家庭公共服务:青年的态度与行为选择——基于性别分析视角(集美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 巨东红) 二等奖2篇: 1. 大学校园文化建构中的社会性别审视——基于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个案解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武毅英、郑育琛) 2. 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妇女/社会性别研究(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王宇捷、黄婕) 三等奖3篇: 1. “家”中的“外人”——对保姆职业认同的探析(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林红、胡今阳、王翊君) 2. 明清女性海盗的原型解读及后现代运用(集美大学文学院 庄莉红) 3. 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失衡问题探析——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翔安区新店第二中心幼儿园 谢灼迪) 2014-2018年度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先进集体厦门获奖名单 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厦门市妇女人才研究会 2014-2018年度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先进个人厦门获奖名单 詹心丽 厦门大学原副校长、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主任 林丹娅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常务副主任 李静雅 集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王玉珏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黄 征 厦门市妇联组织联络部主任科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