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快递
厦门市妇联多举措做好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发布时间:2021-09-20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 为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尽快适应“线上”转“线下”学习方式转变,市妇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线上教学期间学生身心健康。

  一是畅通心理援助热线,开好“心理处方”。畅通12338妇联维权热线,开通2113363的24小时疫情心理援助热线,为疫情期间产生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的市民、教职员工、在校学生等提供免费线上心理支持。

  二是开展心理微课堂,构筑抗疫心理防线。根据疫情期间学生心理需求和心理应激特点,市妇联总结以往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心理服务相关内容,组织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利用网络直播软件,推出“特殊时期、特别家教”线上心理公益微课堂,帮助解决疫情下节日期间家庭教育压力骤增的问题,助力“心理防疫”,减轻疫情对家庭和学生心理影响。

  三是加强人文关怀,提供特殊心理帮扶。通过市妇联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的宣传,扩大妇女群众和家庭学生对心理危机干预项目、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微课堂的知晓率。同时根据各区妇联的实际需求,为有心理需求的被隔离家庭和学生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提供专业心理健康辅导,并同步开展线上疫情防护知识讲解、儿童律动等活动。

  四是推出“空中送教”,持续家教公益讲座。持续开展“百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活动,根据疫情形势,调整模式,组织家教讲师团开展各类线上心理辅导主题讲座,不断提升家长及监护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五是升级暖心服务,关注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加强对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的关注,利用各时间节点,为困境儿童家庭提供心理体系支持。掌握困境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状态,对有需求的儿童及时给予跟踪心理帮扶,组织专家和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案例督导。

  六是扩大宣传力度,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制作系列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宣传品、宣传资料,利用妇联进家庭、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或帮扶慰问活动,进行分发宣传,切实有效地帮助有心理问题、有咨询需求的家庭,让更多学生家庭受益。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